第一百四十章 你想一统百家?(第2/3页)

哦……实际上再很早之前赵佗就已经掌握了岭南各地的军政大权。

任嚣老了,几年前就已经惦记着回关中养老。

至于赵佗的各种功利心思,也是任嚣乐意见到的,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贪个锤子权,肯定是一门心思想着归家。

赵佗想要掌握权利,反倒是给他放了个假。

至于危险?

不存在的,当今陛下春秋鼎盛,如今大秦如日中天。

赵佗又不是傻子……

强盛之国,是容不下山大王的,赵佗将这里经营的再好,这里也不会成为赵佗的地盘,最多只不过是成为赵佗继续往上爬的功勋和垫脚石罢了。

怎么可能呢?

这又不是王朝末年。

除非始皇帝突然驾崩,二世又是一个蠢笨至极又匮乏人心之辈。

王贲想了想,却也没再多管,也没想着私底下和自家老父亲交流一下。

毕竟自己能看出来的事情,自家老父亲没道理看不出来。

太尉是王翦,又不是他王贲。

这些事情,就留着让老父亲去头疼吧。

王贲出账传令,枕戈以待迫不及待的秦卒重新动了起来。

诺大的队伍分作两拨,一波整理粮草兵器后勤事宜,准备前往魏地平叛。

另一波则开始准备战车兵器铠甲分发行军干粮,朝着赵地而去。

而另一边……

咸阳城,皇宫之内……

赵樱亲手所织的冬衣已经完工。

宫人正在外面徘徊等待着他们的召用。

与其说是等待召用,倒不如说是监视,这一点,赵樱还是懂得。

她看着手中的冬衣,看着外面静立的宫人,几次张嘴,想要唤他们给自己的孩子送去,却都没能发出声音。

平心而论……

实际上赵樱对赵泗的情感也颇为复杂。

不可否认,那是她的亲儿子。

只是彼时她行刺不成,反倒因为扶苏的某些说辞和各种各样的原因展开了一番爱情故事,并且怀有身孕这件事……

总之因为这件事,她也惹得内部的微词,而且再脱身离开咸阳的时候,她也确实没能力带着赵泗离去。

一个选择罢了……

于是赵泗就被留在了咸阳。

但实际上赵樱默认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谁能想到冰天雪地,一个婴儿尚且能活?

因为扶苏,也因为被自己亲手遗弃的孩子,让她心中的疯狂宁静了许多,让她对秦国的恨更加理智了一些。

她当然有足够的理由恨秦国。

她的父母,她的玩伴,她的好友,太多太多从小朝夕相处的人死于秦国的战争车轮之下。

相比较于有贼心没贼胆的公子歇,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最开始,她是巴不得秦国灭亡,也是六国敌视秦国之中最极端的那一类人。

那个时候,仇恨已经将她扭曲的和恐怖分子差不多了。

亲人,挚友,朝夕陪伴的仆役……

太多太多的东西都历历在目,她只能将恨的对象定为秦。

扶苏到底是有一定人格魅力的……

一方面是因为扶苏行事不像始皇帝那么霸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扶苏的政治主张,还有扶苏的为人。

总之在接触一段时间寻找出手时机的过程中,赵樱发现,扶苏,或许并不是一个坏人。

他也不该死……

或者说,扶苏活着,或许现在还活着的人才能够活的更好。

于是,在扶苏不知情的情况下赵樱就放弃了刺杀,并且还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

离开关中以后赵樱就默认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再回到赵地的很长一段时间,赵樱都生活在愧疚之中。

然而时间终究会冲淡一切……

可是,二十多年以后,自己的孩子出现了。

当年的回忆再次不偏不倚的击中自己,往日的情绪重新浮现心头,她甚至不知该如何面对。

一者贵为公子,一者为阶下囚。

一者母,一者子……

沉默许久,赵樱终究是开口呼唤。

宫人闻声上前,不敢怠慢。

软禁归软禁,但到底也是赵泗的母亲,仅凭这一层身份,宫人皆不敢因此而欺辱。

认真的聆听了赵樱的诉求以后,宫人闻声犯难,也不敢应承赵樱的请求,甚至不敢接过冬衣,只能去请示领导中车府令黔。

黔闻声赶来,仔细听完宫人说完事情经过,尔后认真的对着赵樱行了一礼后开口说道:“我只能接下将一切禀明陛下,听从陛下的决定,请您恕罪,这样的事情不能向您保证。”

赵樱闻言点了点头,还礼道谢。

黔叫宫人整理好衣服,跟在自己身边,尔后一路疾走。

而宫内,爷孙正在闲话。

“所谓一统,无外乎所有人都认可这个观念,其实在孩儿看来,一统的概念是有很多方面的,这不能仅仅从疆界,货币,语言,文字等方面来看,天下要一统,人心也要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