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苍至赵地,赵人喜迎王师!(第2/3页)

但是天底下的事情不是只看法理。

公子歇?

别闹,工具罢了,真以为他能成事呢?

眼下已经是最乐观的结果了,最起码赵泗还是一半赵人,赵国宗室所出。

最关键的是赵泗还不前往他的封国,只是遥封。

这意味着,他们的头上还少了一个君王。

那接下来怎么办?

当然是公卿于士绅自治嘛,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

嘿,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以前在赵国折腾,祸害的是秦国的利益,动摇的是秦国的根基。

而现在,陈余等反动势力,在一些人眼中看起来就有些扎眼了。

这,可是他们从小出生长大有着血脉之亲的故土啊!

这可是赵国的土地,祸害的那可都是赵人啊,都是手足同胞啊!

你们秦国,咱们赵国,思想的转变就是如此轻而易举。

于是,和陈平的猜测差不多,甚至张苍他们都还没来,邯郸晋阳一代已经有贵胄开始自发的恢复民生,同时愈发看陈余等反叛势力不顺眼了……

赵泗没来的时候是人民的队伍。

赵泗封王以后就成了恐怖分子……

于是一时之间,原本很多和陈余等反叛势力勾结的地方贵胄以及官吏开始主动划清界限。

乃至于登上了迁王陵令大名单的世家也重新乐观了起来。

俺是赵人哇,就算是迁,也应该迁到邯郸城不是?

因为公子歇仓促被补,张耳也被抓获,李左车闭门不出的原因,陈余这个魏人本就不得不那么名正言顺,无非是顺势而为,这也导致陈余非常依赖赵人的支持。

而现在,赵人没那么支持他了。

甚至于有些地方甚至开始主动参与官府平定,开始主动让地方官府运作起来,这也让陈余的作战压力陡然提升。

赵人要的是可以控制的陈余,毕竟现在赵国成为诸侯国,已经有了坐下来谈判瓜分蛋糕的基础,再闹得那么大那就太不给赵王面子了。

而陈余自然也不甘心为人所制。

可惜,他区区一个魏人,缺少本地人的支持,一个外乡人如何成事?

本来陈余的声势就没那么响,现在甚至有了熄火的意思。

因为地方世家贵胄的主动配合,他们不再能够如同以往一样肆意在赵国境内流窜。

缺少了足够的钱粮支持,又没有真正意义上攻克足以立足的领土,现在他们已经无限接近于流寇。

哦,严格意义上是被困住的流寇,甚至连流窜都已经难以做到。

于是,陈余派遣自己的麾下开始展开谈判,希望重新获取支持,不惜割舍更多的利益。

可是赵王的车架已经临近,诺大的蛋糕等待着瓜分,除了真正的已经被陈余捆绑死亦或者恨秦欲死已经没有转机的人,没有人会选择陈余了。

他们尽心尽力的打扫好邯郸城,主动的开始组织农人参与耕耘,恢复地方秩序,以迎接王师的到来。

张苍等人风尘仆仆的抵达赵地的时候,面对的真的是喜迎王师的情景。

真正意义上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从他们到达赵地以后,每经过一处郡县,就有这样的戏码上演。

直至他们抵达赵国曾经的都城,邯郸城的时候,这种气氛达到了巅峰。

黔首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迎,士绅贵胄上前牵马坠蹬。

“魏人陈余叛乱,以至于民生凋僻,十室九空,郡兵难当,只能固守重城,以防不测,如今王师一至,我等也算有了主心骨啊!”

张苍下车的时候,一个人殷切的上前握住了张苍的手。

“您是?”张苍白白胖胖的脸上挤出来人畜无害的笑容打量着面前矮自己一头的中年人。

“我是李先,现为邯郸典吏……”

张苍眉头一耸!

他又不是傻子,一个典吏哪来的能耐弄出来如此之大的动静?

况且先迎接自己的居然不是邯郸郡守荀霖,而是区区一个典吏?

很显然,面前这个名为李先的矮子的身份绝没有那么简单。

张苍开始回忆赵国姓李的名人。

应该和李牧没什么关系……

张苍想了一下,沉吟着开口问道:“可是奉阳君之后?”

奉阳君,李兑,昔年赵国之相。

因为秦国的离间计以及一系列原因,和赵国将韩徐为不和。

因为将相失和,后期争斗失败,李兑退出了历史舞台。

严格意义上来说,奉阳君李兑,也是加速了一把赵国灭亡的大忠臣来着。

李先闻声脸上露出笑容,躬身行礼尔后正了正衣冠脸上带着肃穆开口:“让先生见笑了,小子不才,辱没家祖之风!”

张苍笑眯眯的摇了摇头赶忙扶起来李先尔后开口说道:“既然是奉阳君的后人,就不必如此拘礼,我初来乍到,不知道具体情况,只听说赵国的叛乱很严重,也不认识这里的人才,您家学渊源,还需要请您来为我介绍这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