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泗乃长子,朕甚爱之!(第2/3页)

始皇帝寿诞之时,更是赵泗负王于背将始皇帝背入寝宫!

始皇帝卧病沙丘的时候,也是赵泗日夜守护,寸步不离……

若以感情论事,不管是任何一个人都担不起这份亲近,唯有赵泗,也只有赵泗。

王翦瞄了一眼自家的大孙子,眉头狠狠拧动,冯去疾心头一惊,似是领悟到了什么东西,脸上的表情有些游移不定。

群臣为之束声,从始皇帝打出来这个直球以后,封王之事,再无争议!

朝堂议定……剩下的自然就是垃圾时间了。

毕竟今天召开大会的主题就是议论赵泗封王之事,不过大朝会难得召开一次,不可能就如此草草结束。

剩下来宽裕的时间,群臣也各自奏事。

三公九卿都没怎么吭声,他们再怎么说也能够时常接触始皇帝,故而机会就留给了积年累月再始皇帝面前不见得露脸一次的官员。

群臣奏事,始皇帝于朝会一一回复。

除此之外,始皇帝也针对一些事情上抽官员回复自己的问题。

如果官员回答的好,该部门做的不错,始皇帝会加以勉励,如果回答的不是太好,则予以一定的批评和惩罚……

待朝会结束之时,太阳已然被积云笼罩。

殿外,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落在空旷的阶梯和地面之上。

百官三两成群各自议论着离去。

出了皇宫,甚至还有官员看着雪景久久不愿离去。

冯去疾却无心欣赏今年的第一场雪,催促着自己的家臣快马加鞭,赶往王绾的居住之所。

待冯去疾驶到的时候,雪已经下了厚厚一层,脚步踩踏其上,压出来一个又一个脚印,又转瞬之间被飞雪掩盖,复又恢复平整。

“先生请饮热汤,主人稍后就到。”

迎客的房间之内,冯去疾搓了搓手,接过使女送来的热汤,吹了口气饮了一口。

刚喝了几口热汤,寒意稍去以后,王绾已被使女引着过来。

“朝会发生了何等大事?竟然让冯大夫一刻不曾停留,直入我家?”王绾自顾自的坐下给自己也倒了一碗热汤。

“说来话长……”冯去疾叹了一口气将朝堂之事尽数讲给王绾去听。

言毕之后,二者皆定坐在原地,王绾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独自念叨着始皇帝那句话。

“泗乃长孙……朕甚爱之。”

“陛下这般,着实是少见了……”良久,王绾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开口。

“上一次陛下如此以感情用事,恐怕要追溯到荆轲行刺之时了……”冯去疾皱了皱眉毛开口。

始皇帝上一次这么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因为荆轲刺秦。

始皇帝因此而震怒,欲杀太子丹而后快。

距今也有十几年的光景了……

打始皇帝一统天下以后,就很少如此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所以恐怕我们都猜错了……以陛下对小公子的宠爱……恐怕我们应该庆幸小公子是长公子所出,否则,储君难定也!”王绾眉头紧皱。

“可是长公子几次欲让小公子入府,都被陛下回绝,甚至于父子常常不能同处一室,由此可见,陛下爱小公子,而非爱长公子,甚至不惜让父子不能亲近,倒是有些夺情了……”冯去疾也皱着眉头开口。

赵泗和扶苏的感情基础……

好吧,压根没问感情基础。

而且根据冯去疾的了解,始皇帝回绝了好几次扶苏的请求,以至于赵泗身世大白以后,扶苏甚至不能给赵泗接风洗尘,如此夺情,其目的无非是不让赵泗亲近扶苏……

至于为何不让赵泗亲近扶苏,冯去疾用脚想都能够想明白。

始皇帝,不怎么喜欢扶苏!

“陛下倘若无立储之意,不会把长公子从陇西召回,我等上书言及立储,陛下也不会仅仅是留中不发,如今看来,陛下或许想立储,只是所谓立储,在陛下看来,不过是让小公子能够顺理成章继位。”冯去疾扣动案几,脸上带着沉吟。

“陛下言至于此,也只能顺着陛下的意思了,一切以立储为重……接下来上奏议事,以小公子为重……”王绾开口说道。

都是老狐狸,到这个份上怎么能不明白为什么扶苏立储的事情还没有定下来?

说白了就是上奏的格式不对。

以前上奏的格式是从国家需要一个储君安定人心,长公子德才兼备可以服众的角度出发,以长公子为主。

可是真正让始皇帝决心立储,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赵泗。

那就顺着始皇帝的意思来呗。

连着赵泗一块夸呗……

无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试探,反正到了现在王绾和冯去疾也都可以肯定,这储君之位是长公子的了,跑是跑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