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赵泗是你的孩子?(第2/3页)

可惜,李左车还没同意呢,公子歇没了,赵国宗室团灭,因此李左车拒绝了陈余的邀请,陈余因此只能返回赵地,开始联络赵地贵胄起义,想要借着自己的名头把赵地起义的贵胄汇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然而缺少名分,缺少大义,历史上陈余的能力也不过是中人之姿,又如何能够成功?

天下一时之间可谓是遍地狼烟,大秦政府机构的信息传递因此断绝。

毕竟起义的是贵胄,不是泥腿子,他们的族人有很多都在官府担任官吏……

因此地方行政几乎近于瘫痪……

贵胄起义对于封建王朝的打击远比泥腿子要大。

因为泥腿子非得攻城掠地才能够破坏掉封建王朝的组织度。

而贵胄,并不需要如此。

甚至于他们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大秦担任要职。

于是顿若临危受命,黑冰台卫戍尽出,以恢复各地联系。

而始皇帝的人才储备也派上了用场,郎官博士尽皆四出,赶赴各地上任监军,开始了救火行动。

当然,重头戏还是在于王翦。

老成持重的王翦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从燕赵之地开始,用大军,把天下再犁一遍。

救火维稳只是手段之一,真正的杀招还是刀兵。

犁一遍比什么都管用。

李信,蒙恬,赵佗的任务是稳定边境线,圈定范围。

王贲的任务则是从燕赵之地开始犁地,直到李信蒙恬赵佗各自处理好自己这边的事情,四将合兵,将天下彻底翻一遍土。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遍地狼烟的情况下,关中,依旧称得上是一片祥和。

哪怕是朝堂上多有出自六国的官员,但是大体声音还是一致的。

这就得益于始皇帝清除外戚势力的影响。

始皇帝登基以后没多久就开始着手清除外戚。

其中赵楚两国和秦国常年都有联姻,而其中又以楚国为最,是始皇帝的重点打击对象。

但现在这个时候,整个大秦已经被始皇帝整合的只有一种声音,关内老秦人再怎么说也是愿意信任自己的陛下的。

至于舆论和谣言自然也不是没有,小道消息在哪个时代都有用,关内各处都开始张贴告示,在右相李斯的指示之下开始了舆论管控。

大秦帝国开始了真正意义的总动员。

大秦这次对付的,是六国势力的残余,是不满足于被统治,被踢出了游戏制定规则的一批旧势力。

这是必然会有的一次战争,而大秦,很显然并不会妥协。

矛盾已经随着始皇帝再次颁布迁王陵令被激化到了极点,而现在也已经到了不可平复的地步。

至于天下万万千千的庶人,则盲目的听从着号召,跟随他们喊着复国的口号,天真的认为换一个统治者自己就能过得更好。

而对于始皇帝而言,这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他需要忙碌的东西越来越多。

只不过,现在哪怕再怎么忙,也得稍微放上那么一放。

因为,公子歇和赵樱,已至咸阳!

始皇帝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宣布召见公子歇和赵樱。

两个赵国宗室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而入宫。

公子歇怕死么?他认为自己是不怕死的。

他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苟活是为了保全赵国宗室最后的苗裔和供奉,是委曲求全,但他本人是绝对不会畏惧死亡也不会畏惧始皇帝的。

但是事实证明他错了,他好像高估了自己。

当他在宫人的引领之下梳洗打扮恢复衣冠礼待跟随宫人入宫觐见始皇帝的时候,他的心跳明显的加速。

始皇帝的皇宫绝对算不上奢华,古朴沉闷的色调并不会让人心生贪婪。

宽阔笔直的道路,干净的地面,黑色的主色,让公子歇颇有压抑之感。

直至在宫人的带领之下,公子歇来到了始皇帝的宫殿之前,躬身顿首开口:“罪人赵歇,参见秦王!”

他,还是怕了……

相比较于公子歇的诚惶诚恐,真正遇见了正主却慌乱的表现,赵樱反倒是落落大方的行礼,维持着赵国宗室的最后一丝体面。

“朕念赵国宗室香火供奉,故而委任你为赵国宗室一族之长,许宗室香火不绝,苗裔不断,而今君何故又背叛了朕?”始皇帝轻声开口。

始皇帝的询问是公子歇的预料之中。

他一路上想了很多应对的方法,譬如自己义正言辞的驳斥始皇帝的谬论?

毕竟赵国宗室怎么死的公子歇比谁都清楚。

可是真的事到临头公子歇还是送了,他甚至开始担心始皇帝一怒之下真的将赵国宗室尽数屠戮,从此再无香火苗裔,祖宗之灵沦为孤魂野鬼,因此匍匐于地开口道:“罪人赵歇,听信妖言,因此行反复之事,万死莫辞,赵歇可死,但还请陛下看在秦赵本为同宗同血之源,勿使赵国宗室苗裔断绝,再无香火之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