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咸阳,不愧是首善之地!(第3/4页)

当然,如果观察的仔细一些就会发现他们的行为多少还是有一些僵硬和不自然的,很显然这是萧何提前操作的结果。

始皇帝觉得有趣,毕竟像他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商业活动很难在他面前进行,因为他一过去人就跪了,一切行为就都停止了,他对这些东西的了解很难来自于亲眼所见。

商品很多,有布匹,有农具,有木工活,有铁器,还有卖各种玉石花鸟等等……

始皇帝倒是重点关注了一下铁质农具的价格。

“一把锄头竟然都要百钱?”

这没办法,秦朝金属器具的普及率不高,生产率也跟不上,但是需求却很旺盛,价格自然就贵了一些。

等到唐朝冶铁工艺逐渐成熟,同样的铁质农具价格基本上就得往下砍一多半了。

始皇帝重点关注了一下有关于农具生产的器具,并且大致估算了一下价格,同时也重点关注了一些手工艺品。

譬如蚕丝麻衣麻布草鞋之类的东西,心中默默盘算了一下事农者在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闲时节产生的大概劳动价值。

基本上每一次始皇帝观看价格对于摊贩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怕啊,那可是始皇帝,还不能行礼,这种情况下但凡有一个人跪了整个市集就得呼啦啦的跪成一片。

始皇帝恍然未觉,甚至开口询问一个人织衣的时间和蚕丝的收获以及编织草鞋所需要的时间……

回答始皇帝的摊贩都快哭出来了,颤颤巍巍且小心翼翼的回答了始皇帝的问题。

“赏千钱……”始皇帝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这对于他来说是很有用的小知识。

始皇帝绝对是一个天赋十分出色的帝王,因此他本能的知道将这些细微的东西进行汇总,尔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天下的情况进行模型估测。

虽然细微,可是放到天下,始皇帝惊讶的发现自己的预估模型居然要重新更新了。

作为狗腿子的赵泗大方的跟在始皇帝屁股后面撒币。

始皇帝饶有兴致的继续走马观花……

在往后就是专门卖食物的摊贩了。

这里是市集,因此没有食肆客栈,都是小摊。

在大秦,正经的能够提供住宿的机构,都要官办经营,商鞅提出来的,商鞅也死在这上面。

所以市集之上,只有小吃和堂食。

赵泗打起了精神。

“好嘛,更新的还挺快!”

赵泗一看,好家伙,红薯酒都已经开卖了,不仅有红薯酒,还有葱油面。

最重要的是,赵泗居然看到了剁椒酱。

还有大包子……

赵泗没有特意的去传播过这些东西,他只是培训过自己家里的厨子和宫廷御厨。

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样式居然自发的流传开来了。

当然,肯定没有赵泗这个狗大户吃的那么精致。

甚至于东西也进行了各种魔改,赵泗最大的作用是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尔后就有人沿着新的思路自发前进。

“咸阳,不愧是首善之地啊!”

赵泗见之,发出一声认真的感慨。

随着新粮的普及,粮食产量的持续走高,脱产劳动力不断增加,哪怕限制再多,他们也会在重重限制的夹缝之中开出来新的花朵。

当然,这也因为,这里是咸阳。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的版本是天下最先进的。

有这样的变化不足为奇,毕竟赵泗很早之前就是话题中心,流量密码,他在朝堂之上名声不显的时候再民间就已经拥有广泛的声望了,因此只要是关于他的东西,民间的模仿者自然层出不穷。

因此各种小吃跟风出现其实是一种必然。

就像赵泗之前在沙丘附近给始皇帝弄过龟苓膏一样,那个地方已经开始流行这种避暑小吃了。

再往后看,或许以后说不得各种各样的小吃都得惯上他赵泗的名头,顺便扯上一段小故事。

赵侍郎妙手施为,始皇帝吃了直说好!

emmmm……

赵泗在始皇帝的坚持之下点了一坛红薯酒,要了几个大包子和几个炒菜以及几个新出现的小吃。

始皇帝出乎意料的吃的津津有味。

说实话,对于习惯了锦衣玉食的赵泗来说味道真的很一般。

不过市井之间的烟火气息依旧让赵泗心旷神怡。

赵泗,在来到大秦以后,去过市集的次数屈指可数。

主要是升官太快了,后来家里的跑腿都快用不完了。

赵泗记得上一次去市集还是自己初来咸阳不久置办必需品。

那个时候,哪怕是本该充满了繁荣和烟火的市集,都透露着一股沉闷的气息。

赵泗还是通过和萧何的交流才得知了市集的变化,因此才有了带始皇帝亲眼一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