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天下竟已危急至此?李信动摇!(第2/3页)

毕竟这可是能和正值壮年的王翦打擂台的存在。

而且,赵泗敏锐的感觉到当年的事情恐怕并没有王翦说的那么简单。

赵泗离去以后,徒留下李信一人跪坐在案几之前微微失神。

“父亲……”李超看着沉默的父亲嘴角嗫嚅。

李超还很小的时候,曾经见过父亲意气风发的样子。

但是那一场战争摧毁了一切,自己那个充满了自信和狂傲的父亲好像突然消失了一般……

李超还记得自己年幼的时候,伐楚失利的父亲回到家中,把自己关在房门之内,三日三夜,不吃不喝。

从他踏出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自己那个自信洋溢意气风发的父亲消失了,从此以后,他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李超知道,那一次战争的失利对父亲的打击很大,直接导致了父亲后来主动请辞不问世事。

李超还知道,始皇帝,从未放弃过自己父亲。

他依稀记得,父亲战败归家以后,陛下多次主动来到家中探望。

年幼的李超不知道父亲经历了怎么样的局面,但是为人子,他自然不愿意看到父亲因为一场失利而消沉至死。

“父亲,眼下老一代的将领大多都难以再奔赴战场,现在这种情况,就连赋闲许久的彻侯都重新回到朝堂担任太尉,恐怕上卿并非虚言哄骗,而是时局真的已经危险到了一定的地步。”李超开口劝说自己的父亲。

“况且对付的只是东夷秽人……”

李信沉默许久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露出一丝苦笑。

“我因为战败而让大秦折损二十万将士,陛下没有因此问罪于我已经是宽宏大量,我这样的罪人又如何有颜面请求陛下委任我统帅大军呢?”李信摇了摇头。

“父亲当年失利非战之罪,而在于昌平君和昌文君……”李超闻声反驳。

李超逐渐长大以后,复盘了许多次当年的战役,其实不光是李超这么认为,当时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为将者自己没有预料到的东西,难道还要推诿到陛下身上让陛下为此承受罪责么?”李信再次摇头。

“可天底下哪有长胜的将军?一场失利罢了,难道父亲就打算从此以后再也不问世事?

现在时局已经危机到这种地步。

父亲又不是不知道,倘若四边危机,中原再起战乱,确实缺少一个合格的统帅应对局势。

上卿是陛下的亲近之人,和我们又没有关系妨碍,能够亲至此地,代表的是陛下的意思。

难道父亲还打算推诿到陛下亲自前来么?

父亲常常教导我要忠君之事,可是为人臣不能为君王分忧,遇到了事情就要推诿,这样的事情是忠君之士应该做的么?”李超开口反问。

李信张了张嘴,双手悄无声息的攥紧。

“六国……”

李信缓缓抬头,眼眸之中的光芒似又凝聚。

而另一边,赵泗从李信府邸里面溜达出来以后,直奔皇宫而去,赶着给始皇帝做第一阶段的算缗征收总结。

始皇帝要求赵泗执行算缗在秋日到来之前竞全功。

始皇帝给赵泗下了死命令,赵泗顺理成章的给萧何曹参周勃三人下了死命令。

这很合理。

而事实证明,萧何曹参周勃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一群失去了土地和话语权的地方贵胄,朝堂上的弹劾还有赵泗顶着,不用担心外部手段,还可以借调五十羽林军出动。

凭借萧何周勃曹参三人的才能若是不能把这群贵胄按在地上摩擦那才是见了鬼了。

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萧何就从这群迁移贵胄嘴里撬出来了大秦将近一年的赋税总额。

这已经够多了,毕竟只是征收算缗,而不是抄家。

况且,算缗是一项长期政策,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收税反倒是其次,重要的是通过执行算缗,大秦终于掌握到了这群人手中究竟藏匿了多少财富。

有了大概的财产预估,回头动刀子割肉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够更加精准一些。

赵泗一溜烟的跑到皇宫,给始皇帝递交了第一阶段的算缗执行汇总。

其中钱财已经充公,始皇帝要看的是具体数据。

“倘若照萧何所说,这群贵胄手中藏匿的财富恐怕有大秦数年赋税之广?”始皇帝合上公文脸上带着笑意开口。

仅仅是第一搓地方贵胄,就有这么多?然而这并不令人意外。

“只会多不会少,陛下下令统一货币,铸造的秦半两不计其数,然而秦半两大多却只在关中之地流通,关中以外的秦半两都到了哪里?大部分都被藏匿在贵胄自家的地窖府库当中了。”赵泗摊了摊手。

要不是缺额缺的实在是太多,何至于秦半两迟迟不能彻底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