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呦,长大了!始皇帝的欣慰。(第2/3页)

随便一传,刻意挑动一下谣言和舆论,什么雷公助阵……

己方士气upup

敌方士气锐减。

没办法,古代还真就吃这一套。

严格意义上来说,现阶段匠作局弄出来的火药对于战争已经拥有不小的助力作用了。

用的好,未必不是制胜法宝。

“匠作局火药存量几何?”始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问道。

“那陛下可问错人了,匠作局是科研部们,一切开采只为研究所需,并不负责开采生产,这是将作少府的活计,而且匠作局为没那么多人手,陛下倘若想将火药投入军中大规模生产,可差上卿芫恭委以将作少府,将硫磺,硝石,等关键矿物收归国有,至于火药制作和矿石开采提纯等,我可以从匠作局派出去指导员指导将作少府工作。”赵泗开口说道。

始皇帝略显诧异的看了赵泗一眼。

赵泗倒是罕见的不贪权的人,他明明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匠作局名正言顺的拥有火药制备权和相关矿物的兼管权,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充人手……

不过一想赵泗的为人倒也不奇怪。

“倒是忘了你的惫懒性子……”始皇帝莞尔失笑。

“那陛下可就错怪臣了。”赵泗闻声摇了摇头。

“倘若陛下要让我兼管将作少府,我自然甘之若饴,可是匠作局只负责科研不干涉朝堂政务是我一开始就制定好的基调,不光匠作局,五谷园也是如此,乃至于未来我还打算把这些机构合并为一处,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以求推陈出新,派指导员过去指导已经是我能够容忍的底线了。”赵泗开始了自己的狡辩。

“匠作局只需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一亩三分地是什么?

就是务实避虚,推陈出新。

能推陈出新带动大秦社会进步的,不管各家各派,匠作局都敞开大门欢迎,但只有一个条件,入了匠作局就只能在匠作局退休,不得另为他用。

匠作局本身没有实权,进去就出不来,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很多投机分子以匠作局为跳板进入朝堂。

而没有实权,也意味着没有威胁。

朝堂倾辙轮不到他们,所以一定要避免匠作局和三公九卿发生权利重叠。

黑冰台是刀,必须争权。

但匠作局不是。

商君之时,大庶长还不仅仅是爵位,乃也天下庶人之长,可是何为天下庶人之长?大庶长又和多少官职产生了冲突?因此商君才会重理大秦官爵体系,职权重叠太多,冲突太多,一旦遇利,三方争斗,一旦遇事,三方推诿,这又如何是治国之道?

所以自商君变法以后,职权愈加清晰,大量官职被废弃,大秦的官爵体系才得以澄清。

匠作局也是如此,今日侵占了本该属于将作少府的火药制备工事,明日还要侵占什么?

难道每弄出来一个发明就要重新另起炉灶舍弃将作少府而不用?

眼下匠作局除了火药火器还正司钢铁冶炼之事,眼下铁器冶炼,已经能够足以用作农事,假以时日,铁器取代青铜器用作刀兵之利也是必然。毕竟铜矿越来越少,而铁矿却远远多于铜矿。

到了那个时候,铁器的生产难道也归匠作局管?那天底下铁矿的赋税难道也由匠作局收?”

赵泗认认真真的跟始皇帝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一直强调让匠作局不能参与政治?

并非科研人员办不好实事。

而是相对纯净的科研人员是斗不过那群老狐狸的。

就算有政治水平出色的科研人员。政治牵挂众多,由如何全心全力的投入科学研发创造当中?

赵泗要尽全力保证这个部门的干净和纯洁,这关乎到了大秦的未来。

最起码,在有生之年,赵泗得守好匠作局这一亩三分地。

始皇帝面无表情的听完了赵泗的长篇大论略微沉吟,眼中闪过几分赞许。

现在的赵泗,真的已经今非昔比了。

赵泗一直在成长,最关键的是他一直在始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成长,而且也是始皇帝刻意亲手培养的结果。

赵泗能说的有理有据,思虑深沉,颇有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这一刻始皇帝甚至油然的升起了几分欣慰。

最起码,现在的赵泗,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的担当和顾虑。

除了,有些惫懒。

始皇帝嘴角幅度略微上扬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

“哦?想不到小小一个匠作局居然有如此顾虑……”

“既然如此,一事不烦二主,便由你再提领将作少府罢了。”

赵泗听完一下子就急了,义正言辞的神色褪去,转而变成了一副要死的模样。

“陛下,我已经提举航贸军府五谷园匠作局羽林军和兽苑,身上的事务实在繁忙,我甚至连回家吃饭的功夫都没有,起床的时候天都不亮,回去的时候夜色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