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一年结束,新年已至!(第2/3页)

公子竭眉头一皱……

“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兄长还没有看明白?从始至终秦王就从来没有把这些人放在心上,且不说兄长的血脉已经偏远到了什么地步,赵人未必会认同兄长的血脉,就算兄长笼络了李左车,可是李左车只是武安君的孙子,并不是武安君……昔年武安君健在赵国依旧覆灭,如今兄长莫不是觉得厌了,才想如此行事?

那张良究竟说了什么让兄长如此舍生忘死,愿意托付全家性命和祖宗祭祀来做这样十死无生的事情?”

公子竭皱了皱眉头。

一母同胞的妹妹赵璎总是有自己的主见,小的时候不爱诗书礼乐而爱效游侠之风,长大了又不愿意听从自己的意愿而嫁人,说话也总是带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很不爽利,尤其是公子竭确实没那么聪明的情况下,就更不爽了。

因此他和妹妹其实感情并不是很深,充其量只能算是相依为命罢了。

“妇道人家,短舌之见……”公子竭摇了摇头。

“天下宗室皆被秦王残害,天下人苦秦久矣,如今秦王又颁布迁王陵令,欲鲸吞四海,如此贪权夺利之徒。岂得安定?过去人们只是畏惧他的权势,如今大家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安能不搏命乎?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天下人的怒火,秦王又如何承受?”

赵璎怪异的看了一眼自己义正言辞将赵国宗室挂在嘴边的兄长欲言又止。

说实话他觉得自己的兄长好像不怎么清醒。

宗室……什么时候成了宗室的?

开玩笑,那不是嫡系被杀干净了他们这一支才得以搬进宗庙。

还天下人的怒火……秦王刚刚降徭降税,哪来的天下人?

不过赵璎也习惯了兄长的自以为是,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和自己的兄长争辩,毕竟自己的兄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最终只是撇了撇嘴。

“要嫁你嫁,我懒得去……”

说罢,赵璎自顾自的离去。

虽然秦王并不是很在意这个血脉偏远的公子竭,但是到底是有一定的监视的。

公子竭今天敢明目张胆的把妹妹许配给李左车,明天就得意外暴毙。

所以所谓的联姻无非就是把赵璎秘密的送过去。

既然要秘密行事,那公子竭就不敢不考虑赵璎的意见。

若不然以公子竭的性格,哪里会顾及自己妹妹的意见,早就给直接打包送过去了。

公子竭看着妹妹自顾自的离去气不打一处来,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案几。

管不了,根本就管不了……

都说长兄如父,但是赵竭这兄长当的属实卑微。

那个时候赵国还没有灭亡,赵竭还不是公子竭,彼时赵竭就打算为自己的妹妹做主婚姻,赵璎直接跑路,直接消失三年……

现在?他敢来硬的,赵竭是真怕自家妹妹大义灭亲果断举报啊。

赵竭收敛了自己的情绪狠狠地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慢慢来,只能慢慢来了。

自家妹妹都三十多岁了……李左车年龄正好合适,还是李牧后人,像这样的人杰,花些时间,赵竭相信自己的妹妹是会接受的。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赵竭致力于劝说自己的妹妹嫁给李左车。

而天下的一切事物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伴随着逐渐寒冷的天气,以及飘扬的飞雪,旧的一年彻底落下了帷幕,新的一年正式到来。

铺天盖地漫天飘零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咸阳城,官道上除了被迫迁移的贵胄已经没有其余行人。

张良从代郡进入东胡……

赵泗心心念念的匠作局为终于正式建立,在刘辟的带领之下,大批墨家弟子入驻匠作局。

如今,农家,墨家,这两个思想理念有些不合时宜或者说过于超前终将被旧时代碾碎的学派在赵泗的刻意庇护之下获得了一线生机。

而叔孙通和叶调国使者马哈的谈判也终于大致敲定。

双方确定了休战建立邦交事宜。

大秦租借了叶调国合计五个港口以及一个近海岛屿,以五年一租的形式,一年租借费用三十万两白银,因为叶调国擅起边衅的原因,第一个五年的租借金额在叔孙通的坚持之下被确定为十万两白银。

同时,双方敲定了互贸条例,关税自然是没有的……大秦并不收取叶调国的关税,叶调国也不收取大秦的关税。

客观来说,在这个海贸几近于无的时代,关税这个概念也约等于零。

反正是大秦往叶调国倾销商品,双方都不收关税肯定是大秦更加占优。

同时,作为擅起边衅冒犯的赔罪,叶调国使者马哈为大秦进献了合计折价约为五十万两白银的财货,大秦这边则赏赐叶调国大量的丝绸瓷器漆具以及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