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一鲸落,万物生!(第2/3页)

可惜,大秦的迁王陵令并不能揭穿他们伪善的面孔,至少在这个时代是做不到的。

但货真价实的利益让民众自发的选择了沉默,最多只是在无人的时候哀悼片刻。

地方的垄断被打破,各大扎根于地方的小贵族开始了第二轮垄断竞争。

在他们争斗的时候地方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容易混乱也更加难以协调,但官府也更加容易掌控,普通庶人的生活也能够因此好转。

当然,当争斗结束,垄断再次形成,屁民薅的羊毛终究还是要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而当一个国家不能再执行迁王陵令这样类似的强行重新分配地方财富政策的时候,这个国家衰落的命运也就不可再挽回了。

“一鲸落,而万物生啊……”

看完刘邦卢绾陈胜吴广几人寄过来的信件,赵泗发出了感慨。

“甚么意思?”张苍看了一眼赵泗接过刘邦等人寄来的信件。

“东海有大鱼,长数十丈,名曰鲸,鲸死以后,会有大量的小鱼小虾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靠他死去的尸体为生,因此每一个鲸死去的地方,都会有大量的生物因此而活。”赵泗笑着开口道。

“物伤其类,经此一事,谁也不想再登上迁王陵鲸,地方贵胄恐怕会有动作。”张苍点了点头。

“尝尝,新弄的饮品,我打算把这玩意用作海外贸易。”赵泗不急不缓的将冲泡好的茶水推给张苍。

张苍接过茶水微抿一口,眉头微皱,咽下以后过了片刻,感受到清香在口腔绽放,眉头才舒展开来。

“不错!”张苍眼前一亮。

“主公难道不担心?”

“六国贵胄暗中媾和没甚么可担心的,陛下只是让他们迁移到咸阳,并非要夺他们身家性命,纵有选择,也不是十死无生,天下何其之广?各家心思何其之杂?想要说动他们联合起来可谓难上加难。

况且就算能够说动,没有登上迁王陵令的,多半也是观望,先生太高估这群人了,刀不架在他们身上,他们大多不会感同身受。

最多不过在一地掀起来叛乱,我再高估他们一些,无非也就是联络边塞蛮夷戎狄生事扰大秦边境,使大秦内外难安,可是大秦有百万大军,王老将军统筹天下大军……”赵泗脸上带着笑容。

“主公倒是信心十足。”张苍脸上带着揶揄。

赵泗的信心似乎莫名其妙,他似乎笃定六国余孽之中出不来人中龙凤一般。

赵泗当然不担心,秦末最后的胜利者大部分已经成为了他的麾下门客,至于给大秦添了一把土项家乃至于项羽。

项家在项伯的带领下现在成了大秦的忠犬,项羽成为了韩信麾下的士卒正在为大秦戍边。

六国余孽能够数得上的上得了台面的人物还有几个?

张良?沧海君?

问题不大。

赵泗现在可是上卿,现在的赵泗可不再是曾经那个无人可用的小卡拉咪了。

他是官!是大秦的上卿!

想动一个沧海君和张良简直不要太简单。

抓不住的倒是其次,最起码,赵泗不可能让张良能够顺顺利利的在大秦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

而另一边……

遥远的代郡,李牧嫡孙李左车的府邸之中。

张良端正的跪坐在李左车的面前。

李左车看着面前不请自来的张良沉默许久摇了摇头。

“大父在世的时候靖平边境,使东胡匈奴不敢南下,大父被谗言杀害以后,我出塞逃到东胡,为东胡出谋划策已经令祖上蒙羞,您现在劝说我引东胡南下,把他们引进代郡,攻掠赵地的百姓,倘若我做了这样的事情,我死后又有什么颜面去见我的父亲和大父呢?”

张良主动请缨前去说服李左车,因为是戴罪之身的缘故,费了很大一番功夫才得以从东海之畔跑到代郡,迎接他的却是李左车坚定的拒绝。

“秦王灭亡了赵国,您和我一样身上背负着国破家亡的仇恨,难道您就甘愿蜗居于代郡忘却武安君的英名么?”张良沉声开口。

“张家在韩国世代为相,你曾经在博浪沙刺杀秦王,我知道你的名字,张家同韩国共灭,可赵国未亡大父已经先死,这难道也是一样的么?”李左车摇了摇头。

李左车和张良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李左车的大父李牧,赵国的武安君,并非死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之中,而是死于秦国的离间计,死在大秦间谍郭开的挑唆和赵王的昏庸之下。

故而,李左车对秦国的仇恨,也远不如张良一般浓厚。

开玩笑,一个韩国半个张,李左车和张良没有半点可比性。

“当年武安君之死乃是秦国使离间计,以重金收买奸臣郭开,而赵王不查才酿此惨剧,并非赵王一人的过错,而现在郭开已经死了,听信谗言的赵王也已经死了,赵国已经覆灭,赵人只能佩戴秦人的衣冠,承受繁重的劳役和赋税,被秦王无休止的压榨,赵国的宗室也被秦王屠戮殆尽,如今只剩下公子歇还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