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邹奉,我走了,但没完全走。(第2/3页)

主要兽苑和五谷园每天都要去溜达一圈,不能耽误,赵泗也分身乏术。

“如今博士郎官之中,倒是有一个人有能力提举航贸军府,而且你也认识。”邹奉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何人?”

“待诏博士,叔孙通!”

赵泗愣了一下,仔细想想,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叔孙通这人学识有,能力也有,最关键的一点是脑子灵活,并不迂腐,也懂得审时度势,是个人精。

邹奉站在长辈的角度给赵泗说的已经很清楚了,现在的航贸军府已经快成为阴阳家的后花园了,暂且不提结党营私的事情,航贸军府如此庞大的部门是不能容许一家独大的。

况且赵泗作为未来人更清楚航贸军府发展起来意味着什么,邹奉没有推举阴阳家的弟子反而推举叔孙通就是为了赵泗考虑。

就目前而言,赵泗能够压得住的,办事出色的,能力强的,也就只有寥寥几人,叔孙通绝对是其中翘楚。

而且叔孙通是儒家,航贸军府不能成为阴阳家的一言堂,给儒家放开一个口子是不错的事情。

阴阳家和儒家并不水深火热,现在是法家一家独大,大家都同病相怜。

“叶调国之事,不可急躁,最起码在你所说的可以糜烂数里的火炮弄出来之前不可急躁,海上出行,一来一去都是数年之久,大秦又暂时没有登陆作战的能力,倘若想要图谋海外,近海一带必须做足准备。

你想让叶调国成为大秦的另一个粮食供应基地的想法是对的,不能一直从中原输送粮食,成本太高,路途也太远。

整个周边近海,目前能够沟通影响的地域也就只有叶调国一带,再往里去就是你所说的孔雀王朝,剩下其他地域,都太过遥远,航路危险,目前难以涉及。

这样一来,粮仓最好设置在这个位置。”

邹奉将手指指在地图上,正是后世的马来西亚地区。

和赵泗的想法如出一辙,这地方距离叶调国比较近,又处于大秦的近海辐射范围之内。

南海岛那里赵泗也打算设置一个粮仓,还有扶桑。

日后除了从中原输送粮食之外,近海领域也要开荒种植,囤积粮草,和叶调国建立贸易外交购买粮草所需。

“海上的事情,急不来,有所求就有所予。”邹奉沉吟了片刻。

“先和叶调国约定休战互贸,签订的条例一定是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且没有太多风险的事情,租借港口暗中经营大秦所需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叶调国中未尝没有能人看出其中隐患,加以防备,在大秦不能登陆作战之前,就多许之好处,让他们相信大秦是无心和叶调国作战的,从扶桑运回来的金银不在少数,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邹奉开口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赵泗的想法很好,可是在大秦不了解叶调国政治生态地形地貌且没有足够的登陆作战能力之前,都是无稽之谈。

大方向上邹奉给出了肯定,殖民掠夺确实是一条他没想过的全新的道路。

但是步骤一定不能急躁。

贸然开战对大秦来说劣势太大,最起码得掌握了对方的地形地貌以及经济政治环境,海军操练成熟以后才能行此大计。

因此邹奉提出了建议。

在刚刚建立交流的时候,也就是现在,先许之以利。

让叶调国不排斥和大秦建立交流,并且成为友好之国。

通过大量的利诱来让叶调国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权益。

譬如说租借港口,譬如说一些税收福利。

等到大秦在叶调国租借地区站稳脚跟,用一定时间对叶调国建立了完全的了解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情报来做战争评估,预估损失和收益。

打仗这玩意不能仅看表面数据,天时地利人和,大秦现在三样都不占,此乃兵家大忌。

照赵泗那种不加掩饰的吃相,一场并未伤筋动骨的战争就想逼迫叶调国签订那么多条约,那才是扯淡。

人家又不是傻子,刀都快架脖子上了,谁会老实配合。

海外不比海内,要打,就一定要胜,而且是大胜!

“这样说来我就明白了……”赵泗点了点头。

“你知晓即可……”邹奉老神自在的往后面一仰活动了一下筋骨。

“你的很多想法都是好的,不光是航贸军府,但是事情做下去不能一并都做,一定要分清楚先后,捋清楚细节,手下人那么多,事情要分出去,你只需要定下来大方向,告诉他们往哪里走就成。”邹奉语重心长的说道。

邹奉和赵泗接触的时间很长,算是赵泗的启蒙老师,最开始邹奉还想把赵泗纳入阴阳家,可惜赵泗并没有这个意思。

不过得益于赵泗出海归来,大秦开海,阴阳家搭上了大秦出海的第一条船,算是焕发了第二春。

推荐几本书: 司礼监 长征 诡刺 子弹上膛 开海 弹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