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斯:嘶,这是要我死啊!(第2/3页)

“那么接下来,就是愉快的拖人下水的时间咯。”赵泗轻笑了一下。

首先是我们的左相李斯,李斯作为当代法家集大成者,大秦种种政策的实际执行人,是毋庸置疑的高端人才,想要推行迁贵令,肯定需要李斯的帮助。

那么大秦的高端人才还有谁呢?

说实话,赵泗认识的不多,现在的时间点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时期,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老的老死的死,目前朝堂上能够拿出来的高端人才,也就李斯蒙毅寥寥几人。

“是时候发挥一点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了。”

“刘邦,萧何,陈平,曹参,一个都别想跑……”

至于张良……张良因为刺杀始皇帝尚在浪迹天涯,而且张良是不折不扣的反秦人士,就算找到了,多半也不能为秦所用。

反倒是刘邦,目前是沛县亭长,萧何,沛县狱吏,基层秦吏,根正苗红的公务员出身。

“那就只能勉为其难的把高祖的人才包圆了……”

“哎……早知道该多看看历史书……”

赵泗的历史知识有限,对于秦末汉初能够记得的人实在不多,有的记得名字却记不清楚籍贯,实在是可惜至极。

要不然,把汉初天团打包带走,那多半是一种美事。

“这么一想,汉高祖为了大秦的建设而添砖加瓦,总有点可乐……”

等到回头准备实施的时候,赵泗打算想办法打包一些人才为自己所用。

赵泗如今没有门客,也没有手下,值得信任的船员如今也即将出海,想要行迁贵令,确实没有用的趁手的力量。

未来倘若身居高位来执行迁贵令,总要有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和人手。

一整个下午过去,赵泗都在努力挖掘自己脑海里尘封了十几年的记忆,以求能够网罗更多人才为自己所用。

他们此刻大多名不见经传,散布于天下地方,赵泗还需要找一个名正言顺的方法来提拔他们为自己所用。而且也得分辨哪些人能够为自己所用,哪些人不能,赵泗的根基在大秦,他是大秦的代表,有一些人天生不容于赵泗。

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在赵泗的沉思之中度过。

直至天色黯淡,陪同始皇帝完成傍晚健身顺便共进晚餐以后,赵泗这才下班。

“再想想再想想……”赵泗拍了拍脑袋叹了一口气。

“还得找个借口啊,这群人现在混的忒差!”

赵泗直奔自己的封田而去,日常用自己的璞玉光环笼罩耕地。

眼下赵泗的封田之内,五谷肆意生长,因为有专门的渠道灌溉,还有人专门除草,外加上璞玉光环的影响,现在粮食的长势很好。

“这稻子产量也不知道能有多少,不说比得上现代,要是能像占城稻一般,日后的大秦恐怕真无缺粮之忧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提升这批粮食的抗灾抗虫的能力……”

赵泗坐在田埂之间,思虑万千。

而另一边……

皇宫之内,始皇帝和李斯相对而坐。

“看看吧!”始皇帝将赵泗所写的迁贵令初卷推至李斯面前。

“这么快?”李斯略显讶异。

迁贵令之事,始皇帝给李斯说了,毫无疑问,李斯很动心。

这是另辟蹊径之举。

也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如果能够做成,将会大大缩短大秦秦吏的培养速度和律法普及速度。

大秦中央的掌控力将会得到空前加强,而他李斯,也将真正意义上的比肩商君,甚至犹有过之。

之前李斯的政策推行方法,其实多少有些拾前人牙惠,归根结底也没有走出商鞅关中变法那一套。

而现在,倘若此事以李斯为主,用一种全新的办法,完成大秦的变革,重现昔日关中之辉煌,毋庸置疑,他的功绩将会超越商鞅。

毕竟商鞅变法,究其一生,不过是完成了对关中的掌控,而他,借助此法,有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大秦对全天下的掌握。

李斯……大秦左相也!

而秦,以右为尊。

虽然右相王绾如今没有多少实权,虽然李斯以左相的身份握住了近乎三公所有的权势。

但他一天没有成为右相,就始终距离人臣之巅,有那么一步之遥。

而现在,他看到了机会!

只要能够做成这件事!只要做成了!他必将登临人臣极致!

李斯和始皇帝相处许久,他相信始皇帝并非吝啬之人。

这对于他来说太过于重要了,人生,理想,权势,追求。

更进一步的诱惑。

超越商君的诱惑。

有生之年完成将秦法普及天下地方每一个角落的诱惑。

名留青史的诱惑!

摆脱,那个人阴影的诱惑。

李斯有太多理由来选择义无反顾的推行迁贵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