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替嫁(九)(第4/6页)

赵菀头都大了,哪怕听楚玉说了前因后果,她其实还是云里雾里,压根不知道谁是敌谁是友。

既然想不清楚,那就不想了。

赵菀问道:“我跟着你能得到什么?”

楚玉说道:“我能保证你不用再过东躲西藏的日子。”

赵菀如今追求的便是安生度日,听到这话,她确实有一瞬间的心动。

但她还是冷静下来,问道:“你为什么要找我?”

楚玉说道:“不为什么,你就当我是单纯看你顺眼吧。”

赵菀问道:“我若是都不愿意?”

楚玉爽朗一笑,说道:“你只管离去便是,我不会阻拦。”

听见楚玉这样说,赵菀最终选择赌一把,留下来。

她实在是受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也不知为何,她觉得楚玉特别顺眼,就好像冥冥之中应该认识一样。

楚玉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她也没打算靠着赵菀对付三皇子和楚宝珠,只当是日行一善,保护一个弱女子。

楚玉一行人抵达边关之后,太夫人花了很长的时间方才适应这里的气候,相比之下,楚玉适应得极快,好像她本来就长在边关一样。

眼看着楚玉每天早出晚归,跟着郑子安出入军营,不仅忙着治病救人,还会在沙场上和将士们一起参加训练,眼见着楚玉是一副要上战场的架势,压根不打算生孩子,太夫人急了。

她几次想要好好跟儿子儿媳念叨一番,但却还没等她开口,两人就以军营有事为由头,着急忙慌的离开了。

过年的时候,太夫人不想扫兴,只能闭口不谈。

开年之后,恰好赶上外族入侵,整个边关都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儿子儿媳每天甚至还忙到住在军营里,太夫人也不敢在这种时候添乱。

打退了外族,又赶上整顿边防,郑子安和楚玉一起在各处巡视,接连忙了好几个月都不得空。

……

总是有事情阻碍太夫人,她也总是寻不到合适的时间。

如此一拖再拖,一直拖到来边关一年以后,儿子儿媳似乎没有那么忙碌了,整个边关各项事务全都步入正轨。

一年时间,已经足够改变许多事情。

这日傍晚,楚玉和郑子安一起有说有笑地骑着马从军营里面归家,便见到早早就在门口等着的赵嬷嬷。

“嬷嬷,母亲有事吩咐?”郑子安询问道。

赵嬷嬷轻声说道:“国公爷、夫人,太夫人请你们过去一趟。”

夫妻俩跟在赵嬷嬷身后进了太夫人的院子。

太夫人此时正跪在小佛堂里,嘴中还在不断念叨着一些希望佛祖保佑儿子儿媳平安健康、早日生下孙子之类的话语。

郑子安看母亲如此虔诚,心中一软,转头看向楚玉。

楚玉看着眼前这一幕,挑了挑眉,暗道好戏开场了。

两人大约等了一刻钟,太夫人这才停下来。

太夫人也许是因为跪了太久,起身的时候,身子踉跄了一下,赵嬷嬷和郑子安赶忙上前搀扶。

“人老了,不中用了。”太夫人轻声说道。

郑子安一向事母至孝,说道:“母亲,您还年轻着呢,一点都不显老。”

赵嬷嬷也在一旁说道:“夫人您说笑了,您虽然是要当祖母的人,但是您和国公爷站在一起,看着倒像是平辈人。”

赵嬷嬷是太夫人的心腹,她的话基本就是太夫人的意思。

楚玉立马抓到重点:祖母。

这是急着抱孙子了?

“你们呀,就会哄我高兴。”太夫人笑着说道。

郑子安和赵嬷嬷一左一右,将太夫人搀扶着在桌子前坐下。

她摆了摆手,赵嬷嬷立马退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

太夫人招呼道:“都是一家骨肉,你们也坐下。”

郑子安赶忙拉着楚玉坐下来。

太夫人一脸心疼地看向楚玉,说道:“瘦了,也晒黑了。”

郑子安不解风情地说道:“母亲,玉珠哪里黑了?她还是很白呀,她也没瘦,这是变结实了。”

太夫人:……

太夫人隐晦地瞪了郑子安一眼。

楚玉难得好脾气,说道:“既然母亲这样说,那就当我变瘦变黑好了。”

太夫人自然能听出楚玉话里的阴阳怪气,但她还是抓住楚玉的手,说道:“玉珠,不是母亲要拦着你,而是母亲实在是太心疼你了。”

“军营是什么地方,那里面全都是一群糙汉子,又脏又粗鲁,你一个细皮嫩肉的女儿家,怎么能成日待在这种地方。”

先前在京城时,楚玉要带着姨娘出嫁,让, 沈姨娘住在显国公府,这些事,太夫人都答应了。

楚玉想要钻研医术,纡尊降贵给一群下人们看诊,太夫人也答应了。

太夫人甚至都想着,若是楚玉想要开一家医馆,她也会答应。

太夫人觉得自己实在是天底下难得的好婆婆,她觉得自己现在的要求十分合理,毕竟天底下真的没有几个婆婆能够容忍儿媳妇天天在男人堆里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