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姑娘请披黄袍(一)(第4/5页)

她要说的话比从前多了好多好多,要听的话也比从前多了好多好多。

教养嬷嬷说她说话的时候不能再去揪布老虎。

她听懂了,慢慢也习惯了手里没有东西。

五月十五,她早早被嬷嬷叫醒,穿戴整齐,跟着嬷嬷去了正堂。

这条路她记住了,从她住的地方出来,要过六道门。

“今日我带你去见你祖母,你乖顺些。”

柳朝姝穿着一身花青衫裙,看着眼前穿着桃红衣裳的女孩儿。

女孩儿的眼睛很大,乌黑,漂亮得让人心惊。

“娘。”牵着她的手,才四岁的孟月容打了个哈欠。

柳朝姝带着自己四岁的亲生女儿,四个庶子和一个庶女,浩浩荡荡去了后面的安寿堂。

孟家规矩重,小妾一般是不许出了各房的门的,自然也不能去请安。

孟月池在心里数着,她走过了九道门。

安寿堂里坐满了人,所有人都看着她。

“这就是老三带回来的庶女?”

听见老夫人的话,柳朝姝看向孟月池。

孟月池走上前,规规矩矩地跪下。

坐在最上面的老人说:“你既然进了孟家,就好好学孟家的规矩,别学你那个跟人无媒苟合的娘。不要败坏了孟家百年的家风。”

无媒苟合是什么意思,孟月池不懂。

她跪在那儿,看向周围,没有人能解答她的困惑。

孟家的当家之人孟广集摸了下自己的胡须:

“要是让我知道你有什么出格之举,定严惩不贷,你可记住了?”

孟月池抬起头。

嬷嬷教她的话是“谢祖父祖母赏赐。”

她知道这句话现在不该说。

可她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安寿堂里安静了下来,片刻后,柳朝姝说:

“老太爷、老夫人,月池她耳朵不好,懂的话也少,我回去定然让人好好教导,还请老太爷老夫人饶了她这次。”

才六岁的女孩儿,跟她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柳朝姝在心里叹息,不过说给她这个嫡母听,给她脸面罢了。

可她的脸面,又怎么能是靠弹压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儿给的呢?

她看向自己的夫君,孟叔恒没有说话,她的心里一凉。

终究是老夫人让跪着的小姑娘站了起来。

“今日也没什么事,就让十三姑娘见见自己家里的人。”

这个孟月池是知道的,嬷嬷教过了,就是不停地磕头。

她磕头,别人就给东西。

孟家很多人,她有两个伯父,一个叔叔,大伯在外地当官,不在,大伯娘有九个孩子,两个亲生的,二伯在,二伯娘没了,二伯有三个孩子,四叔还没成婚,也在外地求学。

她的排行十三就是这么来的。

“祖母,容儿好想你呀!”

她给二伯磕头的时候,听见了孟月容跟老夫人说话。

奇怪,她能听得很清楚。

她还能听见老夫人用和刚刚完全不同的语气说:

“容儿真乖巧。”

庶女是什么呢?

到了这个府里的这些天,孟月池一直在想这件事。

母亲叫她是庶女,父亲叫她是庶女,祖父祖母也说她是庶女。

此时,她大概懂了。

所有的人都拜过见过叫过了,孟月池跟在母亲的后面往回走。

母亲拉着孟月容的手。

孟月容还用手去勾自己父亲的手。

她勾住了。

孟月池一直看着,看到孟月容笑着拉着自己父亲,她低下头看向自己的手,是空的。

她知道什么是庶女了,在距离她七岁还有一个半月的时候。

庶女,就是在这个府里的她。

从安寿堂走回自家住处,孟叔恒已经把孟月容抱在了怀里。

“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早些回去吧,收的那些东西都收好。”

柳朝姝让婆子们把那些庶子都送回各个妾室那里,最后一句是交代给孟月池的。

孟月池行了一礼,乖乖退了出去。

在庄子上的时候,她爹也会这么抱着她,现在却不会了。

“刘嬷嬷,我不喜欢这儿。”

这一天夜里是刘嬷嬷守夜,孟月池说话的声音很小。

刘嬷嬷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姑娘啊,既然进来了,咱们就不能回去了。”

“为什么?”

为什么不能回去那个小庄子?她可以不要那些磕头换来的赏赐,也可以不要这些很好看的被褥。

她想要从前那个会抱她的爹。

虽然他三个月才来一次,虽然他只抱过她两次。

刘嬷嬷轻声叹息。

“姑娘,你留在庄子上,没办法好好长大呀。”

“我不长大。”她说的是孩子话。

拍着她脊背的手掌结实也柔软。

孟月池打了个哈欠。

“刘嬷嬷。”

“嗯?”

“我来了这儿,爹就变了,我想爹变回去。”

“姑娘,你要明白,你现在是孟家的十三姑娘,要是被送回了庄子上,老爷这辈子都不会见你了,嬷嬷知道,姑娘你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