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6页)

打退西北军后,官府会组织百姓修补城墙,挖护城河,修筑从吴州到定州、怀州的路,这些都需要人。

而且打仗期间,可能也需要城中百姓帮忙洗衣做饭,照顾伤员。

陈云州今天请他们来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帮忙安抚百姓,保持城中的安稳,同时组织一部分有余力的百姓帮庆川军做后勤。

几人听了这话都将信将疑,毕竟外面的人打进城不抢他们都是好的了,哪有无条件发粮食的?至于后勤,那不是直接强征杂役吗?还用问他们的意见?

这就跟天上砸馅饼一样,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看几人嘴上讨好夸赞,脸上却明显不信,陈云州也没多说。有时候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做一件。

等明天官府正式按照户册发粮之后,他们就会明白他是说真的了。

不过这个发粮陈云州不打算让百姓来领,而是准备派车子挨家挨户地发,根据人头发粮食。这样在发粮的时候,重新登记一下人口,掌握城中的准确人数。

城里肯定有一些人藏了起来没有登记在册的,但在粮食的诱惑下,明天这些人必然会露面。

为避免出乱子,陈云州让柯九准备了一下,每支队伍除了运粮的衙役和现招的杂役,还安排两名书吏随同登记各家各户的情况,此外还要有二十名士兵陪同,既是保护粮食也是监督。

他根据吴州城内的舆图,安排了四条路线,四支队伍,挨家挨户地发粮,预计明天一天就能完成。

等忙完已是深夜,陈云州询问柯九:“童将军回来了吗?”

柯九摇头:“没有!”

陈云州点点头,没说什么,倒头就睡。

翌日五更天,万籁俱静,正是好眠时,咯吱一声,吴州城北门厚重的城门被打开了,一队铁骑宛如幽灵一般飞快地出了城,马蹄声惊得树枝上休憩的鸟儿扑腾着翅膀,急促地窜入了林间。

夜间巡视的西北军斥候看到这一幕,连忙返身往军营而去,准备回去报信,却被疾驰的骑兵甩在了后面。

骑兵飞驰,不多时就抵达了驻扎在六里外的西北军大营。

听到马蹄声,值夜的军士立即吹响了哨声,同时提刀上前迎敌,只是刚出大营,嗖嗖嗖利箭破空而来,将他们扎成了刺猬。

急促的哨声惊醒了各帐篷中沉睡的士兵,他们迅速翻身起来。

“敌袭,敌袭……”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在大营中响起。

盛孟辉最先反应过来,带了一支军队出营迎敌,刚出营地便看到了地面上的尸体,他迅速后退,大声喊道:“盾牌,拿盾牌过来,弓箭手做准备!”

可太迟了,最前面那一两排的士兵又倒了下去。

朦胧的月光了成了敌军最好的掩护。

好在西北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大军,不多时就组织起了有力的反抗,步兵拿着盾牌在前面开路,骑兵和弓箭手紧随其后跟上。

眼看西北军已经从最初的混乱中反应了过来,而且天快亮了,他们已经捡不到便宜了,童敬下令撤退。

放完一笔箭后,庆川骑兵如来时那样突然,忽地就调转方向,策马离开。

见状,有将士不甘地问盛孟辉:“盛副将,追吗?”

盛孟辉摇头否决:“不可,小心敌人有诈!”

他们西北军也有骑兵,但不多,只带了两千过来。

这时候追上去,后面的步兵跟不上,万一敌军在前面设了埋伏,那就是羊入虎口。

他带着人撤回大营,这时候晨光熹微,阳光从薄薄的云层跳跃而出,将混乱的西北军大营照得无所遁形。

残破的箭支、染血的泥土、还有躺在地上失去了呼吸的将士,以及站着营地中紧握拳头,目眦欲裂的贾长明。

听到脚步声,贾长明抬起猩红的眼睛看了一眼盛孟辉:“他们跑了?”

盛孟辉无奈点头:“他们都是骑兵,我们没追上。”

贾长明没看他,问一旁的将领:“死伤多少?”

那将领低垂着头:“死了一千三百多人,重伤两百多人,轻伤七百多。”

这个数字对几万人的西北军来说不算什么,但被敌人打到老巢,还让敌人全身而退,对西北军而言是个莫大的耻辱。

贾长明挥了挥手:“好好安葬死去的弟兄们,伤员要全力救治。”

等人都退下去后,盛孟辉低语道:“将军,今日还要按原定计划攻打吴州吗?”

经庆川军这么一闹,营中将士的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

贾长明扫了一眼,不答反问:“探查到昨日有多少庆川军入城吗?”

盛孟辉轻轻摇头:“斥候被他们发现了,没有比较准确的数字,但粗略估计,不会比葛镇江的人少。”

那就难办了,贾长明有种预感,这场仗会比以前更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