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4/6页)

这时候看到陶建华,胡潜其实也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对方脸上的笑容,怎么看怎么别扭。

好在大家都是纵横官场的人,最是会粉饰太平和做面子。他回了一礼道:“麻烦陶大人了。”

两人进了厅堂,陶建华忙让人上茶,然后跟胡潜聊起了庆川本地茶叶的事,胡潜心里也松了口气,连忙应和,绝口不提先前之事。

接到消息的陈云州立即回了府衙。

刚进衙门,郑深就凑上去,悄声跟陈云州说了大致情况。

陈云州点头:“郑叔,你去忙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胡大人这时候来府衙就是一个信号,我会给他台阶下的。”

郑深闻言放心退下了。

陈云州整了整衣冠,然后大步走进厅堂,笑道:“胡大人,久等了,抱歉。”

胡潜连忙起身,拱手行礼:“是胡某唐突,贸然登门,打扰了陈大人的行程安排。”

“都是自己人,胡大人不必如此见外,请坐。”陈云州笑着坐到上首的位置,态度亲近。

胡潜依言坐下,正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时,却又听上方的陈云州说:“胡大人,这段时间天气寒冷,北方可能有大雪,路途遥远,大人不如留在庆川,若是想尊夫人了,我等可接夫人来与大人一道团聚。”

见陈云州主动提了这事,还一再承诺会将他的家人接到庆川,胡潜松了口气,不然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开口,毕竟先前是他拒绝了陶建华。

他拱手说道:“多谢陈大人的好意,不过不用了。陈大人有所不知,因战事失利,皇上对我甚是不喜。如今我又办事不利,只怕江南战局再度进入胶着。这次回京,我这兵部左侍郎怕是也坐到头了。”

“胡某无能,食君之禄,既不能为君分忧解劳,就不霸占着这个位置了。胡某打算回乡颐养天年,也好陪陪家中的老父老母,以尽人子之职。”

陈云州明白了,胡潜打算辞官回乡。

这倒是个更好的全身而退的法子。

不然他们的人要将胡潜的家人从京城接到庆川多少还是有些风险的,朝廷知道后,肯定会派人追击。

“也好,胡大人为朝廷殚精竭虑一二十载,也该休息休息了。”陈云州笑着说。

胡潜目光望向北方:“只是如今天下不太平,胡某的家乡榆粥往北,过了陕州就到井州了,就怕哪一日高昌人继续南下,榆州危矣。陈大人既有鸿图之志,还是要早做打算啊!”

陈云州点头笑道:“多谢胡大人提醒,我会尽快的。”

目的达成,胡潜也没多留,站起身道:“天色已晚,胡某明日还要回京,就不打扰了,陈大人、陶大人,再会!”

陈云州本想送他。

但却被胡潜阻止:“陈大人,心意胡某领了,但人多眼杂,您请留步!”

“好,祝大人一路平安。”陈云州停下脚步笑道。

目送胡潜清瘦的背影消失在夜幕中,陈云州和陶建华才转身回府衙。

陶建华说:“大人打算拿下冲州和榆州吗?”

这两个州府在定州、仁州以西,也是偏远之地。目前归属于朝廷,但驻军并不多。

陈云州之所以一直没对这两个州府动手,一是因为庆川发展得太快,地盘不少,不用急着去抢这两个地方,二来他也是不想太过激怒朝廷。

为啥龚鑫这么遭朝廷恨。

朝廷一直派重兵攻打他?

还不是因为他占的都是江南这等富庶的地方,而且他早早称帝,挑战嘉衡帝的权威,朝廷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相较之下,朝廷对他和葛镇江的打压力度要轻得多。

但现在胡潜都把条件挑明了,而且他们庆川军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是该将这两州收入囊中了。

陈云州点点头说:“过完年,我给林将军写封信吧,这事就交给他了。”

这两个州都只有几千普通卫兵,要拿下来太容易了,让在仁州的林钦怀派一部分兵力出去就足够了。

陶建华也知道朝廷那点常规的卫兵抵不了事,便揭过这茬,提起了过年的事。

腊月二十九,胡潜带着人离开了庆川,赶回京城。

回去没有来的时候那么赶,但他一路上还是没怎么休息,从早到晚一直在赶路,若错过了城镇,就借宿在村民家或是野外露宿。

十天后,他到达了平州,见到了驻守在平州的禁军统领甄卫,知道了田州战事失利的消息。

龚鑫买了大批火、药回去,然后制了一批木头做的箱子,一旦遇到大军攻城,城下大量朝廷大军集中在一起时,他们就将木头箱子点燃用绳子放下去。

落地时,箱子刚好燃到里面,引爆火、药。

此外,他们还在城外埋了一批火、药,然后将藏在陶瓷管里的引线埋在地下,牵入城中,等朝廷大军进击时,再点燃引线,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