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 054 大哥,干完这票大的,我们就金……(第4/6页)

他的态度强硬,好几个来说情的官员都吃了闭门羹,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郑深劝道:“大人,如今这情况,实不宜起内乱。你若不想让他们走,何不将城门关了,限制他们出城?”

陈云州冷笑:“郑叔,这些贪生怕死的,别人还没打到他们家园,他们就想跑,你觉得留他们在城中有什么用?”

真打起来,别说指望这些人上阵杀敌,保卫家园了,他们不当带路党都谢天谢地了。

这样的人留着也没用,还不如滚蛋。

“那你说话也可以委婉一些,大人若是不耐烦,就让我去应付他们吧。”郑深也是怕陈云州得罪人。现在正值多事之秋,树敌终究不是好事。

陈云州轻轻摇头:“郑叔,越是这种情况,我越不能让步。我强势,会让他们觉得有主心骨,我太软弱好说话,这城中恐怕会乱得更快。”

郑深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揉了揉额头说:“现在只希望朝廷的援军快快来吧。”

可惜,他们非但没等来朝廷的援军,反而等到了一封密令。

陈云州打开信,看完内容后,直接愤怒地将信拍在了桌子上。

这让满含期待的陶建华和郑深齐齐傻眼。

两人对视一眼,陶建华主动问道:“大人,可是援军出了岔子?”

陈云州将信推了过去:“你自己看吧。”

陶建华快速浏览一遍,脸也垮了下来。

他将信递给旁边的郑深,苦兮兮地说:“没有援军,让我们自己守城,我们拿什么守?”

郑深也看到了信。

信中朝廷表示已经知道了,但因为江南的战事进入了白热化,现在无暇南顾,因此命令庆川守好城,等得江南战事一定,朝廷就会派兵过来支援,届时会大大封赏他们。

这不是画饼吗?

庆川城就只有两千名将士,要抵挡住数万乱军,谈何容易?

郑深悲观地说:“只怕今年朝廷都腾不出空来解决葛家军。葛家军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扩大地盘的好机会,照目前这情况,战事恐怕迟早会蔓延到我们庆川。”

陶建华也很担忧,但他还是竭力镇静道:“要彻底掌控兴远还需要一段时间,咱们也不必这么悲观,也许葛家军打不过来。”

陈云州将信纸直接烧了:“先瞒着此事,派人继续在两州府交界处盯梢,再派人潜入兴远州打听打听葛家军的风评,一有消息立即穿回来。”

目前也只能这样了,陶建华点头。

没过两天,陈云州又接到了吴炎的信。

吴炎也收到了朝廷的密令。他对此极为悲观,写信询问陈云州怎么做,还问能不能收容他们桥州百姓。

陈云州看完后,哭笑不得。

庆川会是什么情况,现在也不可知,自救尚且艰难,他拿什么去救桥州的百姓?

如今这情况大家只能自救了。

陈云州想了想回信,让吴炎组织训练兵丁,修补城墙,囤积一批粮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各城城墙高达,固守城中易守难攻,即便打来也不是不能撑一段时间。没看兴远州城也撑了大半个月吗?

信送出去后,两州府都密切关注着葛家军的动向,希望葛家军能停止扩张的步伐。

但是这个希望落空了。

占领兴远州后,葛家军继续出击,短短半个月内便拿下了兴远州余下的几个县,掌握了一州十三县,地盘比庆川府还大,兵员也迅速扩张,从几万扩大到了十来万人。

拿下兴远州的财富,极大地扩充了葛家军的势力,兵员一多每日的消耗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况且,葛镇江也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

陈云州隐隐有预感,葛家军不会满足于现有的一切,他们定然还会继续向外扩张。

因为朝廷迟早还会派出大军平乱。现在不趁着朝廷没空管他们的时候快速发展,壮大势力,等朝廷腾出手来便晚了。

果不其然,十一月中旬,葛家军没有休整就继续南下,进入桥州。几乎没遇上什么抵抗就非常顺利地占领了桥州以北的两个县,然后兵分两路,一直继续往桥州城挺进,另一支则向西,明显是本着庆川来的。

盯梢的人传回来这个消息后,庆川府乱做一团,城中恐慌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官员们都坐不住了,齐齐跑到衙门,询问陈云州的意见。

“陈大人,照这种速度,只怕十来日,葛家军就会打到我们庆川,这可如何是好,您拿拿主意吧。”

“是啊,大人,朝廷可有消息传来?”

“这都快两个月了,朝廷的援军怎么还没来?是还在路上吗?”

“要不咱们再写信去催催?”

……

大家七嘴八舌,无不将希望寄托到朝廷身上。

陈云州沉思少许,索性告诉了他们实情:“不会有援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