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 046 桥州求援(第3/6页)

夏喜民站了起来,拱手道:“陈大人,不知这球轴承从何而来?您可还有,在下愿高价收购一部分。”

陈云州放下茶杯笑道:“球轴承是我们工坊新制造出来的产品,本就要寻找买家。夏员外想要,回头我派人给你送一些去就是。”

夏喜民马上抓住了重点:“新产品,跟玻璃镜子一样吗?”

陈云州说:“不一样,球轴承的制造更复杂,成本更高。我想委托夏员外帮忙销售球轴承,夏员外意下如何?”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夏员外焉有不同意的道理:“这是在下的荣幸。不知大人有多少球轴承,打算卖什么价?”

陈云州道:“目前效率很低,一天只能生产七八个球轴承,过阵子量会大起来,至于价格,我也不是很清楚,想听听夏员外的意见。”

球轴承之所以生产得慢,主要是里面的圆球需要手工打磨。现在工坊那边人还是少了点,他打算再招募一批人,专门打磨小球。

“七八个,有些少,一辆马车至少需要两个,一天生产的量顶多也只能满足四辆马车的需求。”夏员外琢磨了一下道,“大人,在下提议,五十贯钱一个球轴承,您觉得如何?”

其实这已经不便宜了。

大燕一辆普通马车的价格在七八十贯钱左右。

也就是说,这两个球轴承比一辆马车还贵。

但物以稀为贵,球轴承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自然要卖得贵一些。

而且就工坊现在的生产速度,一年也只能生产出几千只球轴承,只能抬高价格卖给有钱人。

陈云州对这个价格很满意:“可以。我们五五分吧,工坊负责生产,夏员外你负责对外售卖,得的钱平分。”

夏喜民连忙摆手:“我这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怎么能分一半,这样吧,二八分,我二大人八,如此才合理。大人莫推辞,在下知道大人的银钱都有重要的用途,多拿一些也是为庆川。”

“大人若还过意不去,不若以四十贯钱的价格卖给在下。在下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就归在下,大人意下如何?”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云州也没拒绝的道理。

而且陈云州听明白了,夏喜民是打算将球轴承拿到更远的地方,卖出更高的价格。

比如京城,权贵云集,那些达官贵人好面子,有时候一个意气之争都能豪掷千金,球轴承在京城的价格肯定跟庆川不一样。

他笑眯眯地点头:“好吧,就按夏员外说的办,我替庆川的百姓谢谢夏员外,实不相瞒,赚的这些银钱是准备用来修河水县和平岭县通往庆川的路的!”

“大人高义。”夏喜民拱手问道,“大人可是发大米?若需要粮食,尽管吩咐,在下可让人从别的州县运一些回来。”

陈云州摆手笑道:“不必了,只要没洪涝干旱这类的天灾,民间应不会太缺粮。”

今年各县都在兴修水利,平岭五县起步虽然晚了一些,可到底也在行动了,想必粮食收成会比往年更好一些。

“有大人主政庆川,实乃庆川之福。”夏喜民赞道,“大人,第一批球轴承就挪给我吧,还是以四十贯一个的价格算。在下的车队可能需要好几十个球轴承。”

其实不止,夏喜民的车队有百来辆马车,分为五个小队伍,有时候会一起出任务,有时候会分开单独行动。

夏喜民打算先给一两小队换上球轴承的车轴, 看看效果,若好,再将所有的马车都换上球轴承。

陈云州一口答应下来:“此事你派人与乔昆联络即可。”

这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半个月后,夏喜民的两只车队的马车都换上了球轴承。

夏喜民特意拉了两支队伍,载相同重量的货物,在城外比试了一场,同样的十里地,装上了球轴承后的马车速度要比没装的快两成左右。

这场比试他没有瞒着人,很多百姓都去看热闹。

于是消息也传到了城中各富户、达官贵人的耳中,大家纷纷询问夏喜民马车的速度为何提高了那么多。

夏喜民趁机推出了球轴承。

很多人都不相信,车轮中间就换了那么个铁疙瘩,这速度竟然提高了那么多,太不可思议了。

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很多人都提出购买球轴承,可这价格让人望而生畏。

陈云州听说了之后,也不在意。这些人若以为球轴承造型简单,一看就知其大致的构造,很好仿造就那就错了,光是打磨里面的钢珠就很费劲儿。

更何况普通的铁并不耐用,钨矿这种东西,很多人可不懂,短期内是没法复制的。

果不其然,有些个有心的找铁匠试了试,打出的球轴承神似但却达不到夏喜民手中效果,费了一番功夫最后白忙活了,还是得向夏喜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