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3页)

事实证明王攀的性格最适合担任这样的角色,他个人风格极强,有着不俗的煽动能力,能在各色各样的人当中周旋,手段强硬果敢,会在互联网上制造舆论新闻。他像明星一样耀眼,却总是带着“草根”一般地任性和拼搏精神,是科技圈有名的“坏小子”。

当然这是后话。在EVO成立初期,找投资的全部压力都抗在了王攀的身上。他碰过很多壁,吃过很多闭门羹,华尔街那么长,没有一扇门是为他打开的。

直到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叫Ewan的投资圈新贵。

王攀发誓,如果他当时知道Ewan就是屠语风的话,那他一定不会选择打开那扇门。

再见故人时已与记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屠语风剪去了十几岁时的一头长发,他长高了,气质比之原来更加冷冽迫人,眼睛里满是漠然,仿佛谁都无法近身。

王攀下意识地蹦出了他的中文名字,介绍人惊讶地问二位是否相识,屠语风冷冷地说不认识,王攀讪笑地收回了手。

屠语风的时间很紧,王攀长话短说。他在屠语风始终没有表情的注视下宣讲完毕,屠语风沉默了许久才说,你的口音又难听又土,我听不懂你的英语。

王攀小时候一直随父母辗转,很长一段时间在英国生活,小学在伯明翰读了一半,又在利物浦读了一半,以至于口音七扭八歪。后来去美国读高中,他一开口总是能惹来许多嘲笑,为此没少和人打架。

见屠语风有意刁难自己,王攀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谁成想数日之后,他就迎来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后来随着EVO从海外回归国内市场,遭遇了无数坎坷和险境,在不断的突破之下成为了当今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实力的公司,种种荣耀都和屠语风以及背后的资本脱不开关系。

所以面对屠语风的要求,王攀很难有选择空间,而他心中对屠语风的恐惧也从未消散过。

“融资的事情就算现在立刻马上启动,这么大一笔资金的周转也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刘树站出来说,“你和屠语风也只是初步的聊一聊,还上升不到什么,具体下一步要怎么走,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去商讨,现在不忙下定论。”

王攀道:“可是能满足这种级别融资的集团屈指可数,屠语风跟过那么久,这个时候把他踢出去,你猜他会怎么做?”

“他还能杀了你不成?”刘树笑着问。

“他真的敢。”王攀严肃回答,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他叹了口气,先是望了一阵子窗外,忽然转过身来问了栾彰一个问题。

“阿彰,你觉得你能控制自己么?”

他这问题听上去很无厘头,栾彰要是不能自控,那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有自制力的人了。但栾彰能听出来王攀问的其实并不是这么浅显的事情,他在问自己,自己是否能控制住不去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从而把人类社会搅得天翻地覆。

他不能,因为他始终相信人类存在局限性,而有局限性的事物一定会被取代。

“你没办法去阻止一个人对于科学和真理的探索。”栾彰回答得很委婉。

“好吧,我知道了。”王攀苦笑,顿了顿,又说,“你之前跟我提要把第五实验室拆分一个实验组出来,现在月湖没有空缺的场地了,我叫人重新找了地方,只不过离这里有些远,可以吗?”

栾彰笑道:“那真是太好了。”

纪冠城每天都和栾彰生活在一起,特别现在还知道了栾彰所谓的“秘密”,两个人的关系进入了相当微妙的阶段。虽然栾彰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可两个人还在同一栋楼中,算得上同进同出。

栾彰见纪冠城研究得正是起劲,为了让纪冠城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创造价值,同时也为了自己最后一个步骤做准备,他需要把纪冠城丢去实验室,并且这个组不应该在月湖。

王攀不知道栾彰这些弯弯绕绕,但意外地执行很到位,栾彰很是满意。这样一来,纪冠城的工作地点跟栾彰不在一个地方,两个人每天只有晚上才能见面,而且这个调动是在那件事之后,很难不让纪冠城联想到一些“避嫌”的词汇。

他不会去恶意地揣测栾彰,而且进实验室对他而言是更好的机会和挑战,他几乎用最快的速度就进入了别人需要很久才能触及的核心领域,每天都像海绵一样充分地吸收着知识,这叫他下班之后会更加乐此不疲地和栾彰进行分享。

栾彰总是撑着下把认真听他说话,笑得还是那般温柔,却总是带着几分意味不明。

一开始纪冠城没有注意这些细节,后来有一次他在栾彰的书房睡着了,栾彰试图把他抱起来弄回房间时不小心弄醒了他。他睁眼一瞬间,模糊的视线里是栾彰放大的脸,对方的气息喷在他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