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龙王演法证天符(第3/4页)

……

龙船书房。

看到伏宣和的状态,衡华很是欣慰。

可见,大哥在南洲的日子并不差。

“回头先让化身离开,再找个机会跟大哥接头。只要我们到了天羽山,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突然,他脸色一怔,双目瞪大。

“《天符经》?大哥怎么会我的天符经?”

……

悟空化身死死盯着伏宣和头顶的本命真符。

那道符正是伏衡华从“造化真箓”引发的灵感。

天地如一符,一符可证大道。

“大哥从哪里学得天符经的?我自创造这篇天书后,就根本没有外传过——”

等等——

衡华回想起来:当年自己将前面一篇心法和后续构想扔水里,留待有缘。

“不会这么巧吧?这可是南洲和东洲,隔着两座大海外加一个飓风带。天符经能飘到南洲?

“难道是大哥回东洲时,偶然捡到我留下的天书?有这么巧合吗?”

……

“阁下这时候才打算全力一搏?如果你早点来,以你虚境巅峰的力量,我自创的幻心境还真拿不下你。可现在,纵然你燃尽残存血气,也别想从我这座阵法脱离。落仙——”

昌明山脉各处冒出火光。看着山麓如同一条条闪耀的篝火巨龙彼此交缠衔合,衡华彻底沉默。

好熟悉的手段。

曾经东方芸琪针对冰魔就施展过。

“以昌明山为符箓,羽仙真箓的逆转版本,落仙真箓——落魔真箓。大哥回东洲那几年,还真学到不少东西啊?”

昌明山构成一符箓,其速度远胜东方芸琪编写“落仙真箓”。

当符箓成型那一刻,本就强弩之末的紫玄魔君再度坠落大地。

他的魔煞之力不断向大地流去。

“你这是什么手段!你……你竟能夺取我的魔功?”

昌明山得魔君残存魔气的滋润,逐渐化作一座自然魔域。

“一个小伎俩而已,勉强算是符道应用?”

伏宣和从袖子里面抖出一块铜印,上面刻着“奉天行道,元通灵宝”八个字样。

大哥的赤功玄箓铜印?

好嘛,这玩意竟然没有损毁在那场妖潮——

衡华记得,当年搜罗伏宣和尸体时,曾寻得“赤功玄箓铜印”的一角碎片。

“啊——”

仔细看,伏宣和将铜印扔下去时,其中一角闪烁玉光,仿佛是用玉重新镶过的一样。

“……这玩意,回头拿去传家倒不错。”

铜印落下,重重砸中紫玄魔君的天灵盖。

魔君僵立不动,呆呆站在那里。

“脑袋瓜够硬的。”

收回铜印,伏宣和看也不看下面的魔君,而是调整空中的符阵,将流入大地的魔煞重新吸入天空符阵,转化为他可以吸收的仙家真元。

这时,悟空才看明白。

“大哥之所以寻这尊魔君的麻烦,是打算利用这尊魔君的至纯魔煞逆转阴阳,从而提炼他可以吸收的仙气,让他进一步……啊……他对天符经的研究,已经到这一步了?”

呼呼——

一阵风吹过,紫玄魔君的身体随风化为尘埃。

在落魔真箓全力运转后,他体内的全部精气流入大地。随着那一记铜印击脑,魔魂也已散灭。

如今风一吹,身体自然就没了。

悟空化身看到这,默默退走。然后随意寻了一处魔修宗门,开始万魔葫芦的进一步祭炼。

当然,他心中无比震撼。

伏宣和修炼《天符经》,而且在不经过伏衡华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推演《天符经》的后续境界。

……

“大哥已经领悟‘超凡入圣’之道。他所谓的幻心境,不就是和道鼎术一样的过渡阶段,筑基第十层吗!”

短暂震惊之后,伏衡华开始推算解析伏宣和的修行进度。

虽然只是悟空化身的观测,但伏衡华相信自己的判断。

伏宣和尚未结丹——

或者说,他尚未达到《天符经》的“金丹”。

天符经脱胎于《造化会元功》,其本命真符对标伏衡华的大道金丹。所指境界对标“仙果”,纵然伏宣和当年便已摸到金丹层次,可这些年过去,依旧在这一步打转,难以炼成本命真符。

“我当年创造天符经,扔水里时只有最前面的功法。莫说玄胎、结丹,真火之法也不曾传出。而大哥当年距金丹只差一步,是天才中的天才。他拿到天符经,断然不会选择散功重修,而是借助天符经凝炼‘本命真符’的灵感,从而进一步稳固根基。

“所以,他才要借助大魔劫时捕杀魔君,从而借魔君的本命精元提高法力,蜕变‘圣体’。

“魔煞之气比龙血更麻烦。大哥为何不用龙血——对哦,这里是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