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鼎立境(第5/7页)

嗯,是,对劫仙是不多。

“不过你切记,别让我家蛟王和傅玄星待在同一处,他们命格犯冲。”

玄星?

二龙真人自然不可提及自家蛟王的惨痛历史,只说是天机推演,命理玄学。

“行吧,我记下了。”

真人提及正事后,又开始催伏衡华上传“地煞七十二术”。

“你赶紧上传,后面的才好弄。”

“不急呢,这东西需要再润色一番。”

衡华用“菩提道人”的身份行走道台,早就赚够名望。所以,本尊这边反而不着急了。

“你不来,那就我先来。”

二龙真人当即发表自己准备的一篇文章。

“论古法九转金丹之真伪。”

挥挥洒洒数万字,他借助自己拥有的劫仙权限,直接挂在全平台,且免费公布。

“去瞧瞧吧,我最新的研究成果。我的推论,是正确的。”

正确?

衡华点开灵云,文章化作无数赤文在眼前流转。

二龙真人请众多宗门长老帮忙考证,最终得出结论。

神州传承的九转金丹道统是阉割过的!

太玄道圣嫡传的九转金丹法,绝对不是这个版本。

二龙真人仍抛出那个问题作为论据:为何金丹三转和四转劫仙之间,战力差距高达百倍?

随后,他自己进行解释:“三灾之后历劫修行,步步凶险,境界修行必然无错。要说错,只能在金丹前三转。”

随后是他搬出各派古籍。包括两阁、太玄道统在内,各派古籍对金丹道法的描述记录,从某一时间段出现微妙差异。

那是两阁祖师之后,百宗大兴的时代。

在此之前,太玄宗的金丹缔结率只有百分之五。但只要缔结金丹,就可以稳入三灾劫境。

紫皇阁、玉圣阁同样。

虽然找不到赤渊道派的记录,但衡华相信,应该也差不离。

可在那之后,各派成丹率突然开始暴增。

“祖师传九转金丹正法,必然无错!成丹率低,绝非功法问题。”

二龙真人对自家祖师信心十足,让衡华频频皱眉。

但二龙真人有这个底气。

换一个道统,或许二龙真人会被人骂成老古董。可偏偏他出自太玄道宗。

如今修真界传承大半出自太玄道统,连金丹大道都是人家修缮,境界体系都是人家划定的。

太玄宗有底蕴让后辈抱着老本慢慢啃。

而太玄道圣作为真正证道,也是东莱古今已知的唯一一位。

他传下的功法,也不可能存在巨大破绽。

所以,二龙道人认为:不是老祖宗的功法不好,是后人不争气!

“两阁祖师跳出太玄道统,创一世天书,亦无错。

“然世人争相效仿,却无法缔造天书,致使功法修行越来越低下。”

这就是二龙真人的推论。

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在太玄体系外创造功法。可他们创造不出天书,便造就了“地典仙书”这一概念。

无法直指大道,但可以成仙。

然而,成仙需要的金丹品级和直指大道的天书,那就不一样了。

同时,结丹品相的鉴定,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有真丹、幻丹、假丹三等九品。

假丹为左道修士所炼,以术法成道的极限,便在于此。在无望更进一步。

幻丹是金丹缔结的失败产物,但可以进一步修行。后来引申出元婴大道。

而真丹,则是天书、仙书修士修炼的道丹。

文中道:“昔年紫皇阁为金丹弟子贺,唯丹成一品者,方有资格开丹宴。

“玉圣阁亦如是,赤渊道派亦然。

“唯太玄宗不同。昔年道圣驻世,一品金丹弟子中只有寥寥几人方有资格请他出席。并在宴会上,祖师赐下一杯仙酒贺丹主洗去凡胎,蜕生仙骨。”

衡华继续往下看,突然脸色剧变。

二龙真人提出一个结论。

而这个结论,几乎颠覆当今修行界认知。

伏衡华二话不说,直接去翻评论区。

果然,各路宗师、劫仙都骂开了。

哪怕发表文章的人是劫仙,二龙真人来了一句“当今所传,一品丹相者,俱不得大道,皆为败者。”

这句话的扫描范围太广了,也足以集火整个修真界。

从劫仙以下,大家所缔结的丹相,最高便是一品。

恒元真人、通天楼主、天京子、白河子、伏丹维、宋春秋……

哪个超过这个等级了?

而他们谁不是一世人杰?

可在二龙真人嘴里,统统都成了失败者。

伏衡华感慨万千:“这位真人倒是敢说啊。”

然而回想自己推演的金丹,他却觉得二龙真人所言不差。

……

天京子起初看到文章,心中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