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元钧剑吟起霄汉,长衣谆嘱慈恩深(第2/3页)

向风和张秋兰走进来,见一楼无人,便直接去了二楼。

衡华正穿着单衣,坐在镜子前,啸鱼在后面为他束发。

要说穿越后,衡华最不习惯的事情之一,就是发型。

仙侠世界嘛,衡华本以为大家都是修士,对衣着打扮不讲究,胡乱打理下就成。

可偏偏,他生在一个修行家族。

家族风气与修行门派、散修大不一样。

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族规礼教。

越悠久的家族,越讲究礼法。

伏家传承千年,要求族人重视礼教外貌。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及冠后的男子必须束发,不许披发或者短发。

衡华记忆尤深的,是自己未成年时习惯短发。成年后一次闭关出来,嫌弃长发麻烦,直接剃成寸头。

当天夜里,他久违品尝了一顿老爹的竹板饭。

几十年下来,地球二十年的习惯几乎磨灭殆尽。衡华身上留下浓重的伏家子弟烙印。

行事得体,君子之貌,仗义行侠……

种种要求打磨下,抛开内心时不时涌上来的坏水,仅从外貌看,着实是一个从画卷上走下来的如玉君子。

奈何美玉里头是黑心的。

“少爷要用哪个冠?”

“就这个山形玉冠。对了,这次后面不要散发,全束起来——算了,还是高尾比较好点。”

“都束起来吧。”

张秋兰走过去:“出门在外,全束起来比较方便。”

哦?是吗?

衡华默默看向伏向风。

他用金冠束发,可后面留着高起的马辫。抱剑站在门边,看起来英姿飒爽。

“哼,说你三哥多少次,他从来不带听的。”

张秋兰嫌弃地看向自家儿子。

伏向风耸耸肩,装作听不到,扭头看馆外盛开的牡丹。

衡华起身跟二伯母打招呼见礼。

“二娘,前些日子从您那借了些金线……”

“不是已经还了吗?没事,你若再需要,直接跟二娘说。反正这次金线挺多。”

张秋兰语气有些不对。

衡华低着头,隐隐猜出几分。

这批金线云锦,是白榆堂送来给老爷子治丧用的。

二伯母能高兴就怪了。

张秋兰拉着衡华再度坐下,摸着乖巧少年的脑袋瓜,心中一叹:还是小六儿听话,比我家那浑小子……

再看门口站着的向风,她摇摇头。

“来,二娘亲自帮你束发。”

说是亲手盘扎,其实就是施展一个名叫“绾髻咒”的仙术。

这个从诅咒巫蛊之术中改良的法术,利好天下不擅长编头发的修士。

出关后,头发太长,太过杂乱?

只需咒语轻轻念诵,头发自动修剪为正常长度,并自动盘结。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绾髻咒无法自动变化各种发型。一个绾髻咒语,仅针对一种发型。

所以,需要施法者不断调整。

随着咒法生效,衡华的头发自动飘起、结绳,然后扎入巴掌大小的山形小冠。

张秋兰略作调整,满意地点头:“不错,不错。多俊俏的小伙。回头出门,记得多找几个姑娘家,好带回来看你祖父瞧瞧。”

催婚?

衡华梗了一下,看向边上的伏向风。

虽然修真家族和宗门不同,避免不了这种问题,但我现在谈,是不是太早了?

伏向风显然不愿掺和这个话题,站在窗边望风景,避免战火烧到自己身上。

又过了好一会儿,见张秋兰依旧在絮叨,他忍不住道:“娘,准备差不多,我们该出门了。”

“急什么?你弟还没换衣服呢。”

扫了一眼衣架上挂着的蓝袍,张秋兰皱眉:“这种衣服太过宽松,不方便行动。”

衡华久不出门,在家里自然懒散惯了。他的衣袍多是长衫深衣,怎么宽松怎么舒服怎么来。

但出门了,这类宽松衣物难免不便。

比如伏向风,如今他虽然外头套着一件长袍,但里面是束袖入靴的劲装。战斗搏杀时,将外面的红袍一扔,立刻就能提剑跳水,跟水兽搏杀。

看到架子上的衣物,衡华露出难色。

三哥那样的劲装宝衣,他还真没有准备。

“我就猜到你外出衣服少,特意给你送来两件。用你三哥衣服改的,新的,他还没穿过。”

张秋兰拿出一蓝一红两套窄袖武服长裤。

衣服织工精良秀美,细密纹路暗藏两个防护阵法。

“红色这套,有风火阵法。蓝色这套,可以在水中行动。快,先试试。”

衡华受不得伯母盛情,只得穿上红色那套,又被张秋兰耳提面命嘱咐了好半天。

伏向风几次想要打断母亲,却都被张秋兰以母亲的威严摁住。

“急什么?你弟多少年没出门。这次出门,我多嘱咐一些怎么了?他又不是你,整天在外头乱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