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页)

这事儿不能细想,相豫越想越揪心。

他的阿和,他与贞儿的小阿和,那么娇娇弱弱的一个人,怎么挨得住乱世中的东躲西藏?

阿和若因他的失误死在乱世里,他可怎么活儿?怎么向贞儿交代?贞儿视阿和如生命,怕不是能把他生吞活剥。

掐眉心的动作变成了双手捂脸,雄心壮志的男人顿觉人生一片灰暗。

“主公,天下有九州之分,九州之下又有郡县无数,次等情况下,我们找女郎如大海捞针,事倍功半。”

看相豫灰心丧气,军师斟酌片刻,缓声说道,“我们找女郎,倒不如让女郎来找我们。”

“主公,梁王之地不可久居。”

“主公需尽快脱离梁王,建立自己的势力,方可引女郎来寻主公。”

·

可想象总是美好,而现实总是残酷——她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逃犯,哪来的实力去庇护商溯?

更何况,商溯可不是善良仁厚的主儿。

这位商都侯与石都不同,是出了名的凉薄自私,若得知她身份,会不会归顺于她暂且不论,但肯定会将她的消息卖给盛军换赏钱。

相蕴和的黄粱梦蒸了一半,便被现实击垮。

罢了,还是先去找阿父。

等找到了阿父,有了容身之地,再想办法去接济商溯,商溯已孤苦无依十几年,不差这两三年的苦日子。

至于会不会被别人捷足先登,将收商溯于麾下,她却不大担心,商溯是个一开口便能把所有人得罪的刻薄性子,且目下无尘,眼高于顶,连颇有贤名的楚王都容不得他,曾慕名投奔楚王,却不过一个月便被楚王赶了出来。

似这样同僚相妒主公不容的性子,落个身死国灭的结局着实不让人意外。

相蕴和恋恋不舍收回视线。

“既要与盛军分开,便得提前备些干粮。”

兰月道,“梁州乃北地之门户,沿途多山川,少集市,若不备些干粮,只怕路上会饿肚子。”

“兰姑娘,你去取干粮,我去猎几只野味。”

石都看了看被兰月护在怀里的相蕴和,小姑娘细胳膊细腿,个子没他佩剑高,像是风吹吹就倒的豆芽菜,不由得眉头皱了皱,“小女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整日跟着咱们吃面饼子。”

他记得世人对相豫的外貌评价是身材魁梧颇为高大,夫人姜贞更是一个高挑美人,到了小女郎这里,却是一个没有佩剑高的小姑娘,怎么看怎么可怜。

挣扎在乱世求生虽然不易,但既然好不容易活下来,便不能活得潦草窝囊,得活得有滋有味才是。

——有滋有味的第一步,便是先把口腹之欲解决了。

兰月微颔首,“也好。”

以前她一个人保护小阿和,单是逃命便自顾不暇,哪有多余的心思去琢磨吃什么?

如今救了石都,倒是行了不少方便,前能杀杨成周报仇,后能保障小阿和不缺东西吃,堪称居家逃命之必备。

兰月与石都兵分两路,一个偷干粮,另一个去猎野味,约定一个时辰之后再碰头。

·

看着面前懒洋洋的三当家,二当家几乎想跳起来打爆他的头。

少年不过十一二岁,当他儿子都嫌小的年龄,入了秋,山上冷,这人便捧了描金小暖炉,身上披了白狐裘,面前摆着熏香炉,袅袅云雾从里面探出来,云雾缭绕围在少年身边,将人衬得像是天上的神仙下了凡尘,与身边粗糙的山洞格格不入。

二当家翻了个白眼。

——装,继续装!他们是土匪,又不是济宁城的小倌楼,打扮这么好看给谁看呢?

兄弟们抢回来的好东西,十次有十一次都进了这人口袋,偏他还嫌弃东西不够好,嫌描金小暖炉的花纹不精致,嫌白狐裘有杂毛,嫌熏香香味浓烈不雅致,总之他们梦里都眼馋的东西,到他那都是勉强凑活的东西。

这人性格恶劣着实欠揍,走在路上都会被人打死,可的确有能耐,让大当家对他言听计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他没见过,但看大当家对三当家,他觉得刘备对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当然,此人与诸葛亮之间差了一千个张飞——诸葛亮脾气好性格好,人臣贤相天花板,此人却小肚鸡肠极为刻薄,还心高气傲从不拿正眼看人,除了着实会打仗与那张皮囊像是千年的狐狸修成了人模样,剩下简直一无是处!

二当家深深唾弃三当家。

大当家比二当家强了点,心里虽厌恶,但面上还能装得平和,一会儿说山上冷,让三当家多添衣,一会儿说这几日有富商去济宁,正好从他们地界经过,正好能弄些好东西让三当家把玩。

“不过是些粗制滥造之物罢了,也只有你们会当成宝。”

三当家放下茶盏,十分嫌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