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何处江山不自由(第8/11页)

月池默了默:“曾经,我也以为我有选择的机会。”黝黑起伏的连山,倒映在她的瞳孔中,她最后只是轻轻一叹。

对话至此终结了。婉仪几次欲言,却都被月池阻止。她只说:“还有一段路程,你很快就会看到答案。”

不久后,婉仪就知晓了月池的意思。

那是一场斗殴。参加斗殴的人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的武器也只是棍子和石头。可他们打起来那种凶狠的模样,却真如暴徒一样。鲜血顺着棍子流下,沁入他们日夜耕种的土地中。年迈的约长在一旁喊得声嘶力竭却不敢靠近,女人们在一旁低低地哭泣。

而这一切仅是因为一家新修的房子,高过了邻居一点。邻居认为,这是存心损害他们家的风水。两家人本有旧怨,又添新仇,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婉仪感到手足无措,她第一次直面这样的剧烈冲突。这就和秀才遇到兵一样,有理也无处去说。

就在这个时候,月池出手了。她这时甚至还躺在农家的床上。她挣扎着从枕头下摸出火器,接着举起了火统,朝天上放了一下。

外头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一双双畏惧警惕的眼睛,齐齐盯着这间小屋。后座力震得她的虎口发麻,火统落在了被子上。月池深吸一口气,她声音却依然平稳:“外面的人,全部把家伙放下。谁再敢动一下,本官就打断他的腿。”

冲突就这样化解了。民畏官,比畏虎更甚,更何况,本来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该挨板子的挨板子,该赔医药费地赔医药费,这事也就这么了了。

可婉仪心中,因此事激起的波澜,却久久不能平息。好心的约长安慰她:“太太,您别怕,这是常有的事。隔三岔五就是争地、争水、争生意、争苗、争风水,看多了也就惯了。”

婉仪清楚士人之间也会勾心斗角,他们中有些人披着圣贤门徒的皮,底下却是男盗女娼,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她也知道部分商人重利轻义,靠不正当的手段牟取暴利,戕害百姓。可她不能理解百姓之间,为什么也会出现这样剧烈的争斗。他们都是最底层的可怜人。他们好不容易才填饱肚子,为什么还会自相残杀,而且还是为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

她一面替月池包扎虎口,一面却愁眉不展。月池心如明镜,晚间,她们在院子里看夕阳时,外面来了一伙顽皮的孩子。年长的欺负年幼的,抢走了他的糕饼。年幼的只能捂着脸,大声哭泣。

这时,月池对婉仪说:“试试看,去把那块糕饼抢过来。”

婉仪一愣,她还是照做了。刚刚十分神气的大孩子在面对她时,压根不敢反抗,只能让她把糕饼拿走了。可转过头,他就去再欺负那个小的,逼这个哭哭啼啼的孩子从家里再拿一些吃的回来。

糕饼已经有些碎了,听说是这孩子做工的母亲从城里带回来的。婉仪看着这块糕,手足发寒。这是糕,也能是别的东西。

月池躺在躺椅上,她神色更加灰败:“不到生死关头,大家无法奋起反抗,所以面对压迫时,他们只能和身边的人抢夺生存的机会。这样的他们,无法在我一手打造的利维坦下守护自己。女人也是一样。”

婉仪本能地认为这是不对的:“不,不会的。别灰心。想想这些水渠、水转连机磨,还有那些布场、丝场、瓷场、茶场,他们不是一盘散沙,他们和我们都不是。他们、我们只是需要一点儿时间而已……会有那一天的!”

月池道:“当然会有那一天。”

婉仪一愣,只听她道:“等到了正确的时候,等到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潜藏在人心中的力量,就会被唤醒。世界会变得光明,我就是从那儿来的……我多想让你们也看看太阳,哪怕能看到一丝阳光也是好的。”

生活在洞穴里的人,只能看到火把倒映在穴壁上的影子,婉仪无法想象,也无法靠近,可却从月池的言语中窥见片刻的影子。难以言喻的哀恸攫住了她的心神,她紧紧抱住月池,仿佛这样就能把心中的感激传递出去:“我已经看到了,真的。”

月池靠在她的怀里,她的头越来越沉重:“可这太少了,既支撑不了我的生活,也抵消不了我的愧疚。对不起,你们明明把一切都给了我……”

漫长的时间、所有的感情、无尽的忍耐,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的东西,你们都给予了我,可我……到头来,还是只能叫你们认命。因思念激发的生机在慢慢消散。月池睡着的时间越来越多。

婉仪再也压抑不住心底的恐慌。她可以忍受永远两地相隔,见不到李越的痛苦,可不能眼睁睁地看李越死在她面前。这个付出了一切的人,到濒死时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再见故人、回归故土。可难道连这么一点儿愿望,上苍都无法满足吗?天既不予,就由她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