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何处江山不自由(第4/11页)

张文冕极力安抚他的情绪:“我老了,有没有那玩意儿都一样……难道没有那东西,我就不算人了?我反而觉得,割了它,我才真正做了人。”

这一面之后,月池再听到刘瑾的消息,已是第四天的深夜了。西苑的护卫战战兢兢地敲响房门,她得知消息,刘瑾不行了。

月池霍然起身,朱厚照亦被惊醒。他含糊道:“怎么了?”

月池拍了拍他的背,乌羽玉的花汁就在枕下,她明明可以再叫他睡下下去,一个字都不多问,可她还是对他道:“老刘要走了,你想去送送他吗?”

老刘是他为数不多还记住的人。朱厚照有些茫然:“他去哪儿了?”

月池没有作声,她只是给他乔装,带着他连夜奔出西苑。短短几日,堂屋便变了个样。月池一掀帘,药气便扑鼻而来,无形的死气太过浓重,以至于连报春花垂下了头,再也不复当日的明丽。

朱厚照吸了吸鼻子:“好臭。”

只是两个字,里间的刘瑾便有了反应。他啊啊地叫出了声。

朱厚照的眉头皱起:“是老刘?”

他第一次甩开月池的手,大步奔了进去。可长久的软禁服药,让他也变得虚弱,刚跑到屏风那里,就摔了下去,只听一声巨响。

刘瑾有些恍惚,好像回到了四十年前,在端本宫时,那个年幼顽皮的孩子,也是这样声势浩大地奔向他。可惜,他再也唱不出歌,也拿不出新鲜玩意儿了。

他只能定定地看向朱厚照身后的李越,艰难地张了张口,无声地流泪。

月池走到他的身侧,她说出了在满都海福晋身边一样的话:“别这么绝望。我来自五百年后,我知道我们不会输。”

刘瑾怔住了,只听她在他耳畔一字一顿道:“五百年后,在华夏土地上,无人会因穷困被逼阉割去做奴仆。工人领导农民起义……他们成功了,既没有皇帝,也没有太监,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低贱……”

“你知道的,我不会骗你。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宁愿清醒地死,也不愿自欺欺人地活。”

一语未尽,刘瑾已长舒一口气,他最后看了张文冕一眼,溘然长逝。

朱厚照愣愣地拉着他的手,他感受着这个干瘪的老太监满是皱纹的手,一点点变冷、僵硬。

记忆在这一刻,重叠唤醒。他突然站起身,四处寻找:“父皇呢,父皇在哪儿!父皇在哪儿!”

张文冕悚然一惊,他看向月池。月池拉住朱厚照,轻抚他的面庞:“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你为什么,也非要醒呢?”

刘瑾之死,彻底掀开了乱象的序幕。身在东南的严嵩,只觉喜不自胜。机会,终于要来了。他紧急联络兴王朱厚熜,二人甚至冒险会面,共商大事。只是,最后商议的结果,竟然仍是急不得。

严世蕃百思不得其解:“刘瑾一死,宦官群龙无首,正是我们要奋勇争先的时候,怎么不进反退起来?”

兴王一笑,只说了一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无谓脏了自己的手。”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虽然眼看李越是无力力挽狂澜了,可他们也不能做第一只出头鸟。要让其他人先去试水、厮杀,等到打倒两败俱伤时,他们再伺机出来摘桃子。

严世蕃犹豫道:“您是认为,我们还需积蓄力量。父亲已经命我去联络破产商户。”

兴王对着严嵩颌首:“您果然高明。”

严嵩欠身道:“不过为王爷略尽绵薄之力罢了。只是,商贾逐利而行,难成大事。而那些儒商士绅,要拉拢他们,实非易事。”

兴王何尝不明白,先有他的好堂兄,再有李越,儒商士绅早已被吓破了胆,虽然不满匠人地位提升,但要是没有足够的利益和足够的保障,要想说动他们站队,也是难于登天。

他沉吟片刻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朱家的事,终归是要朱家人出面。”

严嵩本打算敲敲边鼓,未曾想兴王竟然打算亲自出马。他道:“王爷千金贵体,岂可冒险。依下官看,不如还是遣世子先探探。”

兴王点头赞许。

像兴王这般蠢蠢欲动的人还有很多。而京都中,李越集团中核心成员也早已觉察到了不对。他们既身居高位,又和李越及新政深度绑定,要是李越倒了,新政没了,他们又岂能有好果子吃。

事到如今,上策自然是有新大洲来力挽狂澜,中策是分化欧罗巴,重新夺回市场,可如今两条路都走不通,乱象却起,与其等别人来逼宫,不如自己壮士断腕。

内阁会厅中,色彩艳丽的金刚鹦鹉还在木架上自顾自地唱着歌。月池轻声道:“千椿,别唱了。”

这只足足有人半臂高的鹦鹉扑腾着蓝色的翅膀:“我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