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生死往来多少劫(第3/5页)

陶成道虽做了官,却仍不忘奇思妙想,他将大量的钱财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之中,到了晚年时,他甚至想要上天去。

一天,他拿着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蛇形飞车上,而在飞车上捆着整整四十七支火箭。他命仆人点燃火箭,仆人既害怕又担心,不断地劝阻他:“要是飞不上去呢?要是摔下来怎么办?”

陶成道却是爽朗一笑:“要是能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之路,死有何惧呢!”

仆人无奈,只好点燃了火把。一声巨响后,第一排火箭喷射出滚滚烈焰,飞车开始离开地面,徐徐升上空中。仰望的人群发出欢呼,这时第二排火箭自动点燃了,飞车飞得更高了。可突然之间,火焰如蛇一样吞上来。陶成道浑身都被火包裹,接着就重重跌落在地上,他还是失败了。他的生命虽然终结在此时,可他的奉献却被世人所铭记。

在五百年后,在月池生长的世界里,他被奉为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月球一座环形山也以他之名命名。他的勇气,与历史同在,与星辰并存。

这可能是月池离这位史书上的英雄最近的时候,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这位英雄的直系后裔,在听完她的问题后,却是更加无奈,他摆摆手道:“您谬赞了,说来,那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登不上大雅之堂。”

奇技淫巧……月池嘴唇微动,她半晌方真心实意道:“可要没有这样的奇技淫巧,何来今天的神机营,何来大破鞑靼的功绩呢?”

陶太公一怔,他似有些茫然:“可那些,又有什么用?”

他们家非但没有享到半点这些技术带来的福祉,反而由于万户的实验消耗,家底单薄,以至于没过多久就家道中落,从此一蹶不振。要是陶太公来选,他宁愿祖辈多留一些田产,也不想要这样的虚名。

月池默了默,她道:“当下鞑靼归降,叛乱已定,正是百端待举之时,您和您的儿孙们,身为名门之后,家学渊源,难道不想做出一番事业吗?我听说,您的长孙,颇善机巧之道……”

陶太公听到此,突然变了脸色:“看来,相公并不是恰好路过,而是有备而来。只可惜,老朽的孙儿,早就不做那些匠人的下贱活计了。”

月池还未开口,这时,一个年轻人就像旋风一样闯了进来。他生得身材矮小,见礼过后,就忙不迭问道:“你究竟是来做什么的?”

月池见他手指粗大,虎口处更是布满老茧,便知他果如情报所说,是个技艺精湛的老手。她笑道:“想来看看,万户的后人,究竟得了万户几分真传。”

年轻人脸上浮现沮丧之色:“真传……我是有很多想法,可都没机会是尝试完善,只能闲暇时去做一些小玩意儿……”

月池温言道:“从现下去试,也不晚。”

陶太公猛然起身:“试什么!有什么可试的!你究竟……”

他指着月池想要喝骂,可话刚出口,月池身边的护卫就即刻挡在她身前:“大胆!”

眼前之人,生得人高马大,手持长刀,足蹬皂靴,一看就是高手。陶太公不由心生怯意,他颤颤巍巍道:“你、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月池道:“伍凡,退下。”

这位名唤伍凡的护卫,忙躬身应道:“是。”

月池看向陶太公:“您老明鉴,在下并无恶意,只是不忍有天资之人,埋没乡野罢了。”

陶太公一愣,他看向自己的孙儿,这个年轻人眼中登时射出明亮的光芒。他知道,眼前之人必定来历不凡,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难得的继承祖先英名的机会。

眼看他正要上前与月池攀谈,陶太公却不得不打断了他的幻想,他问出了一句,叫月池一时都愣住了的话:“埋没如何,不埋没又如何,您难道能叫他凭这一手奇技淫巧去做官吗?”

如今早就不比开国时了,文官势大,儒学独大,读圣贤书才是进仕的唯一正道。把那些匠人的活计,做得再好又如何,到头来也是白搭。

月池斟酌道:“圣上乃圣明之主,如是真有功于社稷之人,皇爷是不会亏待他的。”

陶太公苦笑一声:“是吗?”

他慢慢坐回原位:“可要是真有那一天,估计他离没命的时候也不远了吧。”

年轻人满心不解,他叫道:“爷爷!”

陶太公摆摆手:“听我说,你们也都是读书人,难道没听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别人都是靠科举晋升,而你却是靠旁门左道得幸。你说,别人会怎么看你。你是庙堂之上的异类,而异类就会被排挤,就该去死。”

月池沉默不语,她想到了宪宗爷时的传奉官,其中多是僧道、工匠、画士、医官,的确有一部分依靠谄媚得幸,可还有少数技艺高超的匠人,到头来也是一样被打压,最终撵出朝堂。就连她自己,在未通过神童试之前,即便有孝宗爷的回护看顾,也一样为人所不齿,遭到了文官集团的鄙夷和嫌弃。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通过了科举,意味着一步登天,而要是考不中,就只能一辈子被官老爷踩在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