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3/3页)

这两桩事,对朝局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这下是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宗藩对中央的威胁。前有宁王起兵作乱,后有唐王之子被充作傀儡,再有归善王私藏护卫兵器。

朱厚照在东暖阁中气到浑身发抖:“这群混账,这群蛀虫,要不是他们贪得无厌,寸步不让。事情也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现下他们倒成了被扶的贤主了。还有那群愚民,真真是瞎了他们的狗眼!”

他将奏疏狠狠掷在地上。月池叹道:“百姓愚妄,只知眼前之利,哪知背后的弯弯绕绕。您又何必同他们生气呢?事到如今,还是快想法子为好。”

朱厚照怒道:“还需想什么法子。那伙人既然自诩贤主,那就该拿出贤人的样子来!”

宗藩的权柄在永乐、宣德两朝,被一削再削,本以为已成被荣养的吉祥物,只是花钱而已,不会惹出大乱子,可现下看来,是连钱也不能多给了!

月池垂眸道:“万岁圣明,如此,兵祸便须臾可解了。”

皇上的态度由暧昧不明转为一边倒。户部尚书王琼如服了仙药一般,趁势而起,他也拿祖训来说事:“太祖爷大封宗藩,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可诸王待陛下,却远非如此。民祸愈烈,究竟是谁之祸?!”

兵部尚书刘大夏亦道:“几股义军来势汹汹,不可轻忽,需得尽快安抚,给予安身立命之所。”

在这股强大的外部压力之下,险些停滞的宗藩改革被急速提上日程。而月池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是对王琼之见补充和细化:一是令各地巡按御史严查藩王、官员侵占民田之事,及时退还流民,以平灾殃。二是大削宗禄。亲王宗禄改为二千石;郡王而下禄米中半支给;仪宾以下的宗室成员按有司事例执行;五服以外的远亲依照庶人事例,月领三石禄米。三是放松对宗藩的应试经商的管制。中尉以下的宗藩成员,应该自食其力;宗藩成员中有文武才能的人可以应试,按照宗亲事例任职;来自将军、中尉层级的宗女及宗婿,除给予婚资和冠服之外,令其自力更生,并且恢复徭役。【1】

与此同时,其他六部官员、詹事及都察院官员也纷纷上疏,对宗藩的岁禄、婚娶、犯罪之事提出了对策建议。内阁见状果断奏请:“何不修成条例,以成定法。”

这是要一下落实了。这正合朱厚照的心意,当日就御笔批复。月池闻讯,心中既有欣喜,又有担忧。喜得是要是真能出台一部《宗藩条例》,自然是万民之福,忧得是要定法典,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民祸却是不能再拖下去了。她心念一动,打算差人去恐吓唐王,毕竟那个即将被扶立的新主,可是他的儿子。

唐王爷已经寝食难安许久了。他算是宗室中难得的正派之人,笃行博学、喜好书画,兴办学校,还资助贫困的学子。他那些为非作歹的亲戚屁事没有,可偏偏他遭了这种飞来横祸。他都不知道是哪儿冒出这么大一个儿子,但为了一家老小的安危,他还是派了一个使者来到叛军中,郑重说明德静和尚不是他的种,和皇室、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实际上,叛军就是需要一个象征而已,德静是真是假无所谓,能起到吉祥物的作用就行了。

正所谓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唐王四处声明,最后还是徒劳无用。正当他焦虑不安时,忽听王府长史来报,有京都的客人至了。

唐王一凛,忙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