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长伴云衢千里明(第3/3页)

月池道:“您是觉得这些人都不好?”

朱厚照道:“朕是怕换汤不换药。明面上是为国举才,可背地里是什么勾当,谁又能完全看清呢?”他辛苦一场,若是闹到最后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岂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月池一哂:“可这是举荐固有的弊端,无法根除。若不要他们举荐,您总不能事事亲力亲为,可若要他们举荐,就难免朋党之弊。”

朱厚照叹道:“这也正是朕觉得为难的地方。难道就没有一个,既能选人,又能避免结党的法子吗?”

月池眼中的微光闪动:“有。”

朱厚照一愣,他扭头道:“你说什么?”

月池莞尔:“我说法子不是没有。科举早已取代察举,遴选如何不能代替推荐呢?朝廷既能靠科举选士,也可在官员中再考选官。”

朱厚照的眼睛睁大:“你是说,在官员中再考一次?”

月池点头:“一轮笔试,一轮殿试,有真才实学者,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不过,此法只适合高官重职,如是什么官都来考一轮,耗费又太多了。”

朱厚照霍然起身,他来回踱步了两圈:“这倒是个好法子。行或不行,考就是了。”

月池含笑道:“题目您还可亲拟,最大限度地选出让您满意之人。”

朱厚照眼珠一转:“还能让他们每个人都拟十道,到时候让人来抓阄,抓到哪题,就是哪题。”

他正欣喜间,却忽然笑意一滞,他道:“不过,有考试就有主考,有主考就会有门生,有门生就一样免不了勾结。”

月池道:“可这种关联,毕竟要散得多。您自觉比始皇帝如何?”

朱厚照瞥了她一眼:“怎么又问这种问题了。”

月池不答反问:“我朝大明律比秦律如何?”

朱厚照道:“那自是远不如秦法严苛。”

月池道:“以始皇之威,秦法之严,秦仍有以扶苏、蒙恬为中心的长子党和以胡亥、赵高为中心的少子党。可见朋党之弊,无法根除。事实上,治国理政,单枪匹马,难成大事。您只要保证底下人的立场,时刻与您一致就够了。”

朱厚照似笑非笑道:“那要是底下人的心大了呢?”

月池依旧十分坦然:“那便剜了,再换一个心小的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