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平分秋色一轮满(第4/6页)

王守仁道:“不必惊慌,圣上洪福齐天,必定安然无恙。速速去禀报总兵,准备点兵出发!”

王守仁手下的副手却有些迟疑:“巡抚,我们果真要去?可没有圣命,我们擅自离开驻地,这是死罪啊。”

“而且就我们这些人,也未必拦得住宁王。”

“我们也不能把人全部都带走了,这里的倭寇,还有葡萄牙人,一旦察觉我们防卫空虚,一定会趁虚而入。”

明眼人都知道,王守仁被贬岭南,名义上是受罚,实际是让他平定倭寇之患。弘治正德年间,倭寇与海盗勾结,愈发猖狂,而沿海的军伍空虚、屯田破坏,军备废弛,以致无力应对倭寇的进犯,更糟糕的是,这一两年内,葡萄牙占了马六甲,开始频频在明境徘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能臣去应对的。军事才能出众的王先生,自然就被委以重任。

但倭寇自海上来去,登岸掠财便走,速度奇快,而王守仁碍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入远海追击,所以一直未能将匪祸根除,只能尽力加强防御,震慑倭寇。

倭寇不除,擅自调动人马,万一出了岔子,可是大罪。

王守仁深知,属下所虑也并非是空言。他思忖许久后道:“宁王必定会顺流直下,奇袭应天府。各地尚未接到平叛之命,想来都同我等一般,两厢为难。必须等各地军队集结,共同平叛。”

唐伯虎的双手都在发抖:“我走时,宁王已经在杀害官员,排除异己,现下说不定已经起兵了!圣上远在鞑靼,等他下令让各地军队集结,宁王说不定都已经杀进应天了!”

旁人道:“唐先生,你急也没用啊,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我们兵力不足,即便赶过去,也是以卵击石。我们难道还能打下南昌吗?”

唐伯虎哑声道:“那总不能坐视不理吧!”

王守仁终于道:“伯虎兄,你先莫急,我有法子,让宁王在南昌,等我们十天。这十天时间,我亦会抓紧派人,去搜救你的妻女。”

众人面面相觑,就连唐伯虎也是瞪大了双眼:“宁王?等你十天?”他脑子又没进水,干嘛听你的话等你十天?

王守仁微微颌首:“然也,我自有对策。”

消息很快就从两广传到了江西,大街小巷贴的告示,人人交头接耳传的消息,都是朝廷要派大军来剿灭叛贼了。

宁王拿着伪造的文书,双眼发直:“陛下全获大胜,銮舆已归京……今承圣意,命都督许泰、邰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两广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

“打胜了?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居然打胜了?!”宁王摇头如拨浪鼓,“我不信,我不信!这一定是伪造的!”

底下人心下也是一惊,但还是赶忙劝慰:“陛下勿急,这肯定是伪造的。那可是鞑靼,要是真那么容易打胜,怎么可能闹这么些年。”

宁王勉强定了定神:“继续差人去探查消息,叫左右丞相来见朕。”

天下还没打下来,宁王爷已经先革了朱厚照的年号,自己称帝了,非但如此,他还委任了左右丞相,左丞相是前都御史李士实,右丞相则是举人刘养正。这两位 “卧龙凤雏”一来就给宁王吃下定心丸:“这必定是疑兵之计,若是不提圣意还罢,这一提圣意,未免假得离谱。陛下请想,太宗皇帝五征鞑靼,都铩羽而归,当今何德何能,能与太宗相较?”

宁王还有些犹疑:“可不是说,李越等人在鞑靼,引起了内乱……”

刘养正一时语塞,但仍梗着脖子道:“那也不至于这么快吧,皇上出兵这才不到一年,这不可能……”

宁王思忖片刻,忽然道:“丞相说错了。”

李士实一下就回过神:“朱厚照是抱错之子,根本不是先帝血脉,哪里配称皇上,当今天下,配称真龙天子的只有一位!”为了给自己的篡位之举多贴金,宁王不仅宣称朱厚照死了,还咬死他不是先帝亲生,而是抱错的。

刘养正如梦初醒,忙谢罪道:“臣治罪,还请万岁恕罪。”

宁王志得意满,他道:“爱卿也是一时情急,朕岂会因此责罚。”

刘养正忙俯首谢恩:“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士实在一旁道:“臣以为,您切不可为谣言所惑,趁着各地措手不及,咱们还是急攻南京为要。”

宁王点头称是,然而调度的军令刚刚下去,当天下午他就接到了另一封密报。城门戍卒言说,从进城之人的身上,收到了几个蜡丸,一定是密信。

宁王一喜,他心道:“必定是探子沟通,散布谣言的渠道,说不定还能从中看出朝廷下一步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