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等闲离别易销魂(第2/3页)

董大会意:“他们如今越粉饰,到了真相揭露时,反差就会越明显。”

刘瑾道:“所以不能让这小丫头,一下把人吓回去。最后要是只抓几个小鱼小虾了事,那李含章不是白折腾这么多事。”

董大挑挑眉道:“我听闻,您老和李越在过去是水火不容,怎么今儿看来,倒多了几分亲近了。”

刘瑾呸道:“亲近个屁。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啊。李越如今死了,人死万事皆休,即便他往日有千般的不驯,如今留在万岁心中的都只有好处。我要是这时还和一个死人较劲,是既掉价,又自讨苦吃。”

董大皱眉道:“万岁对李越的亲厚,的确是远超寻常臣子,难不成,他们之间真的……可是李越不像那等人呐。”

刘瑾嘿了一声:“这谁知道。这世上道貌岸然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他李含章一个啊。”

董大无奈道:“您这嘴也真够损的。我看,您还是去和恭人说说。我瞧着她,可不像是能消停的人。国舅爷毕竟在她身边,万一真闹出什么事来。或者,最后不若让她出面去揭露真相……”

刘瑾啐道:“那可不成。这是李越允诺给我的好处,岂能拱手让人。可惜了,这个张彩啊,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本来他身为文臣,还能给我当个证人。”

董大叹道:“李越刚去,真相不明,朝廷只怕无暇顾及他。”

刘瑾道:“哼,朝廷……”

两人正相对无言间,忽听见董大手下的番役来报,说是贞筠已然在打听曹闵的住所。刘瑾翻了个白眼:“这才到宣府,她就不能安分一下吗?”

董大摇摇头道:“到底是结发夫妻。”

刘瑾道:“没办法了,只能去见她了。”

贞筠正在月池所住的房中,一点点搜索她留下的印记。她一看书架就知此地定然被翻过了。月池放书都有一定的规律,皆是分门别类,排序放置,可这儿的书虽也码得整整齐齐,可贞筠一打开书底的编码,就知已是被人动过。

她的手不由攥紧,青筋鼓起:“这是在捂嘴啊。”

李越和时春究竟是怎么没的,如今看来疑点是越来越多。钦差曹闵和刘瑾会和她一道带李越的灵柩回京,朝廷届时断案,主要是依据这二人的奏本。刘瑾明显是和这群恶人沆瀣一气了,接下来只有依靠曹闵。他是李越在都察院的同僚,素有清名,或许他会愿意和她合作……

她正思忖间,窗户忽然被敲响。她身边的丫鬟一惊,问道:“谁呀?”

没有人应答。丫鬟面露疑色,仗着四周护卫众多,走过去掀开窗户一看,就在窗台处发现了一张小纸条。她忙将此物递给贞筠。

贞筠接过来一瞧,是约她明日清晨在庄严寺的禅房中相见,有要事相商。丫鬟不识字,只觉不大对,只是问道:“夫人,这是?”

贞筠忙将纸条放好,她道:“没什么,都去安置吧。”

丫鬟不敢作声,只得应声去了。贞筠躺在卧榻上,却是一夜辗转反侧。到天蒙蒙亮时,她就起身。她还是打算去看看,事到如今,只要有一点儿机会,她都不能放过。庄严寺是正统年间修建的一座宝刹,屋宇众多,俱中巍峨宏丽,其中的神佛塑像也都是由高明匠人彩塑而成,是以观之藻丽采粲。贞筠入寺庙后,并没有直奔禅房,而是先去上香,与和尚交代法会仪式后,方提出想去一间清净禅房小憩片刻。

方丈自然无有不应。贞筠设想过许多人,可没想到,一推开房门,她看到的居然是刘瑾。她蹙眉道:“怎么是你?”

刘瑾道:“不就是我。”

贞筠慢慢关上了门,门外都是她的护卫,也不担心这个王八羔子使坏。她道:“你来作甚?”

刘瑾道:“和你谈谈李越之事。”

贞筠的瞳孔一缩:“你想要什么?”

刘太监挑挑眉:“哎哟,真是比以前聪明多了。你放心,我想要的,李越已经给了。”

贞筠颤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她们还活着?”

刘瑾摇摇头:“不知道。”

贞筠如被泼了冷水:“什么叫不知道,你们……”

刘瑾道:“我说得都是真话。那匹神驹到底也是血肉做的啊。它挨了这么多箭,能跑出包围圈已是奇迹了,总不能还指望它把人全须全尾带回来吧。它是从山上一脚踩空滚下去的。所以,我们才一时没找到人。当然,也有官吏们故意拖延时间的缘故。毕竟,李越要是回来了,这样延误军机的大罪,不就包不住了。一群人拖拖拉拉,等找到那个山坳时,就只有这匹马在,人却不见了。”

贞筠双目一亮:“如果是有猛兽,那不可能只拖人,不拖马。她们一定是被人救了,一定是……”

刘瑾道:“官员们也这么想,所以他们抓紧举办李越的丧仪,先把李越的死坐实,然后甩锅给鞑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