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一向年光有限身(第2/3页)

曳夫人恨声道:“郭永他、他和良儿也是自小一块长大的,他怎么下得了手啊……”

王太皇太后心中同明镜似得,这又是子孙,又是郭永,还是在剑指爵位。这就不是她能够插手的事了。她尽管同情,仍只能道:“皇帝一定会秉公处置此事的。”

瑞和郡主靠在玫瑰椅上,一脸心如死灰:“娘娘,臣妇知闹成这样,都是因长房不肯放弃爵位的缘故。事到如今,良儿也没了,我们还争那些虚名作甚。臣妇今日来见娘娘,不敢抱有一点不该有的奢求。只有一桩事,想求娘娘的恩典。臣妇是即将驾鹤西归的人了,长房如今只有一根独苗,若我去后,勋儿也遭人……”

一语未尽,瑞和郡主已是泣不成声。王太皇太后忙道:“郡主何必如此,哀家不信,谁敢如此放肆,要使永嘉大长公主一脉绝嗣!”

瑞和郡主感激涕零,她道:“有娘娘这句话,臣妇即便到了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她又跪下叩首。王太皇太后看得心下酸楚不已,心中已对郭聪一脉生了不满之心,这得是有多跋扈,才敢公然杀害族兄弟,逼得一个皇室郡主无路可走。她难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厚赏郡主、曳夫人及郭勋。流水似得的赏赐端入郭府中,瞧在郭聪眼中,让他简直是如坐针毡。

他在房中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本以为是万无一失,谁知却被倒打一耙。他的嫡长子啊,居然要被当作罪犯押解回京了!他急急唤人进来道:“宣府那边的情况如何,叫你找的证人找到了吗?”

下人面如土色,期期艾艾道:“老、老爷,小的们什么法子都用光了,只是事到如今,已经无人敢出来作证。他们都忙着给李越大办丧仪呢。”

“什么!”郭聪啐道,“人他妈的都死了,还搞这些作甚?”

下人道:“就是因着人没了,所以才好赚表现呐。”

郭聪被气了一个倒仰,一时竟然无话可说。

刘太监正在和众官僚一起,给李越挑棺材板。刘公公就像恶婆婆挑媳妇似得,翘着兰花指道:“这个不成,那个不好,再换、再换……”

正闹腾间,巡按察院的周御史满头大汗跑了进来。刘瑾嫌恶道:“跑什么!”

今时不同往日,周御史吓得一哆嗦,忙道:“督主恕罪,下官家中有一块好板,将将才送来。特请督主去过目。”

刘瑾懒洋洋问道:“是何材质啊。”

周御史忙喜道:“是上好的紫衫木。”

刘瑾挑挑眉道:“那可是件稀罕物啊,就抬上来看看吧。”

周御史忙招了招手,几个挑夫气喘吁吁地将大棺抬上来。众人一见,果然是好板,厚有五寸,纹理皆美,其上还绘着松鹤鹿等图样,俱是栩栩如生。刘瑾轻轻敲了敲板子,声音清脆动听,如鸣钟击缶一般。他问道:“这板子有些年头了吧。”

周御史道:“回督主话,这板子是家父早年寻得,一直藏于家中,本想用于他老人家百年之后。但如今李御史仙逝,李御史高风亮节,待我等属官皆如亲族一般。我等无用,只能为他料理好身后之事……”

说着说着,他竟然哭出声来,刘瑾嘴角抽了抽:“这么说,你是打算将你自己亲爹的棺材,送给李御史用了?”

周御史恳切点头:“李御史本来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啊。”

他的同僚见他占了先,心中忿忿不平,忙也挤上来表忠心。

“李御史阳煦山立,志洁行芳,对我等是言传身教,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啊。”

“晚生跟随李御史做事,御史年纪虽轻,行事却老成持重,德才兼备,晚生对其的敬重,与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无二呀。这是下官多年的积蓄,愿为李御史的丧仪尽绵薄之力!”

一个人认了爹,愿意掏钱来为“亲爹”办丧事,其他人当然也不能落后,只能咬牙都认了爹,掏出银两来,希望能送“圣人”一样的李御史早登极乐。刘瑾看着这一场闹剧,突然回过神来,他们其实一直都想送李越往生,只不过送的方式,前后截然不同罢了。

都御史刘达经此一遭,仿佛老了十岁,脸上沟壑深刻,他颤着声音道:“是否还得办一些法事?”

此言一出,立马就有人附和,有的人说要请一百零八位高僧来念经超度,有的人说要做七七四十九的水陆法会,还有人说要为李御史建庙立碑,以供后人瞻仰。更有甚者,有人主动提出,李御史没有子嗣,他自己的儿子聪明伶俐,乖巧可人,愿意过继给李御史,好给他披麻戴孝。

刘瑾回头看了一眼李越的牌位,突然笑出了声。一时四座皆静,大家都傻傻地盯着他。刘瑾乐不可支道:“好一群孝顺的乖儿啊。你们要早有这份孝心,你们亲爹何至于被围困一个多时辰,至今尸骨无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