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诸公有意除钩党(第2/3页)

张彩解释道:“唐先生,涉及切身利益,即便圣旨下,这些人也有敷衍的办法。”

唐伯虎咬牙问道:“那这么着,胜的机率有多大?”

回应他的是一片寂静,唐才子绞劲脑汁地想办法:“常言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如果将领得当,说不定也能以少胜多呢?此地可有什么高人?”

月池想到此就是一声长叹,最厉害的高人如今还在都察院监的班房里蹲着呢。如今,她手里能信得,就只有……时春察觉到众人的目光,如同火烧屁股似得跳将起来。她颤颤巍巍地举起手指:“我?”

月池道:“就是你。”

张彩皱起了眉头,刘瑾也跟着翻了个白眼。唐伯虎期期艾艾道:“时春虽好,可毕竟没有经验,不若另寻他人……”

时春点头如小鸡啄米:“对对对,我不行的。”

月池柔声道:“你行的。你不是一直想率兵打仗吗?”

时春心急火燎道:“我那,我那是说以后!我现在……我就是卖艺人家出身,只会两手武艺,读过两本兵书,上次就是我第一次上战场,还搞了个半死不活。我这种人,我怎么能呢?我不行的,我肯定会搞砸。”

月池道:“你怎么不能。此地的世袭将官资料你也是都看过了,多是些酒囊饭袋,连鲁字和鱼字都分辨不清,更别提读过什么兵书。你有武艺,谙兵法,有击伤鞑靼小王子的功绩在,更有领兵做将的仁心和责任心。你比那些坐视不理,只知道窝里斗的王八蛋要配多了。”

刘瑾瞪大眼睛:“嘿,你还是个二甲传胪,怎么也说粗话!”

月池侧身道:“朝廷多得是不干人事的人,我说两句粗话怎么了。”

她继续对时春道:“你看人家老刘,虽然出身也不高,但胜在有胆有识,勇于抓住机会,到了任何时刻,都不自暴自弃,反而迎难而上。你也可以的。”

时春的心在狂跳,刘瑾在一旁露出在梦里的眼神:“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李越,你真是在说我吗?”

张彩嫌弃地瞥了他一眼,挪了挪屁股,他道:“可她是女子,此地人人皆知,有的人怕是不会心服。还是找一个经验丰富之人,让她去做副手。”

月池道:“这里是九边,不像京里那么拘束多。军队里,靠得也是拳头大。女人又如何,在这世上,立不世之功业,得不朽之名声,男人可以,女人可以,太监也同样可以。只有孬种,才什么都不行,也只有目光短浅之人,才会因此对人才弃置不用。”

时春的心中翻江倒海,她紧紧攥着拳头,定定地望着月池:“你真的信我?”

“当然。”月池想了想道:“我就像,你信我那样信你。”

时春听到庭院中的风呼呼而过,叶上的积水滴忽然坠落,她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寥廓的天穹,她也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她说:“好。”

宣府近日又掀起了大风浪。大家伙都传遍了,李御史连抄数家,将财产全部折合分给将士们。他带着人在卫所里依着花名册点卯,照着名单给月粮,据说是有家小的给八斗粮,独门独户的给四斗,老弱病残的给三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多少军户穷得揭不开锅,甚至去卖儿卖女,能靠这些粮来救一命。

李御史还效仿京军,将军屯分给小旗,鼓励大家自行耕种。不过,屯军还是心生疑虑,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愿意劳作。九边的情况,与京军不同。京军虽然也被私役,辛辛苦苦一年,换不到一袋粮,但他们毕竟是在天子脚下,很多人想逃也逃不走,所以只能咬牙苦干。

可在九边,屯军们苦不堪言,就能撂挑子走人,反正官府抓人也难抓。这就导致,这里的屯田成片成片地荒下去。管屯的官员明知缘由如何,还是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照着名册找人家要,直接扣了军士的月粮,逃亡的人当然也是越来越多。

茶摊上的说书人说得眉飞色舞:“可李青天,李父母不是那种人呐。他看到大家都不干活后,就来问大家。有的胆子大的就说了,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这种关子,他都卖了太多次了,路人都要受不了了。他们纷纷道:“甭猜了,你就不能爽爽快快说嘛。”

“就是。听着急人!”

“赶快说,赶快说。”

就连茶摊老板也说:“再这样下去,就不送你茶水了啊。”

说书人忙道:“哎哎哎,这可不成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我说不就是了……李父母直接把私役军士的官儿都给抓了。”

有人不信:“那哪儿抓得完。咱们这儿哪有不私役的。”

说书人摆摆手道:“抓了大头,地下的小鱼小虾哪里还敢作声。”

有人还问:“以前也有抓大头的,那个刘尚书,不也抓了,可他走了,人还不是一样放出来。唉,折腾这些,其实用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