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弹剑歌和志阆巅(第2/3页)

他在落地穿衣镜前转了两三回圈,左右都止不住地夸赞:“圣上威武如此,真乃我朝第一美丈夫!”

第一美丈夫?朱厚照面上笑意一僵,他斥道:“朕又不是那虚有其表、倔头倔脑的小白脸,要脸蛋作甚,没得让人耻笑。”

那小太监一愣,忙自打嘴巴道:“是是是,是奴才说错了,万岁是、是满腹真才实学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得鞑靼人,满地找牙……”

朱厚照听这没头没脑的话不由笑骂道:“行了,大喜的日子,朕不想见血。下去吧。”

语罢,他就骑上他的枣红马,在官军簇拥下,直奔长安左门,一路上钲鼓齐鸣,好不声势浩大。按理说出了皇城,就应封锁道路,让百姓回避。但正德爷觉得,应该让京城百姓都瞻仰他的天颜才是,于是他不顾群臣反对,允许百姓夹道欢迎,在楼宇中观看。

一时之间,鲜花满天飞舞,欢呼声一重比一重高亢,朱厚照单手牵马,一路都在挥手。从长安左门到安定门这一截路,竟然生生走了一个多时辰。等到了阅兵场后,武将是戎服跪迎,文职上官就是一身大红便服。待朱厚照坐进了御幄后,大阅典礼就正式开始了。

礼部议出的流程是先是阵型操演,再依次阅射、阅火器。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每一流程,皇帝本人都要亲自掺和进去。李东阳等老臣正立在看台下,忽然之间,眼前的走方阵的将士都开始动起来,一时只见尘土四起,旌旗烈烈。一群老大爷,老眼昏花,半晌都不知发生了何事,就听阅兵场中央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列六花阵!”

随着帅旗的指挥,士卒在短暂的惊慌后,飞快奔到相应的位置上,在一阵兵荒马乱后,终于成了阵型,外侧形成了六个方阵,而在方阵中央是一个圆阵。六个方阵围绕着一个圆阵,就好似六朵花瓣绕着花蕊一般,六花之名由此而起。

这是唐时大将李靖的创制,堪称是将帅必学之阵,在场的许多武将也认了出来。

阳武侯薛伦与西宁侯宋恺素来对镇远侯顾仕隆任总兵官一事嫉恨交织,这方阵突然变动,他们料想必是顾家小儿有心在圣上面前卖弄。阳武侯薛伦不屑道:“雕虫小技,也敢出来献丑。”

西宁侯宋恺正待和他一起讥笑时,忽然瞥见了大阵中央的一点金色,他定睛一看,忙紧紧捂住薛伦的嘴。薛伦被他按得一个趔趄,忙道:“怎么了,你有病啊!”

宋恺急眉赤眼道:“快闭上你的狗嘴吧,那是皇上!”

什么!薛伦忙扭头一瞧,只见大阵中央那人,头上红缨飘舞,身上金甲灿灿,手中的帅旗舞得虎虎生风,果然是朱厚照本人。他脱口而出道:“真是万岁!”

这样的惊呼上在群臣中此起彼伏,最终交汇成了山呼之声。“万岁万岁万万岁”,响彻四野。刘健甚至抹起了眼泪:“本以为万岁成日是嬉游,未曾想,竟然真个是习了领兵之才。”

李东阳和谢迁也是一脸欣慰,激动得手都在发抖。大家伙都是教过皇帝读书的人,被他折磨到,只要他肯多背一页书,都能欢喜好几天。如今他不仅多读了几页书,还学会了排兵布阵,瞧着像个正经人了,大家当然是欣喜若狂了。

朱厚照其人,按民间俗语,就是传说中的“人来疯”,人家若夸他一两句,他就越发要卖弄起来,但人家若不夸他,他就要卖弄到被夸为止。大臣们热泪盈眶的神情落在了他眼中,他笑着道:“都是诸位先生教导有功,列位臣工辅弼之劳。今日既是大阅之礼,也是谢师之礼。”

不论是文师傅,还是武师傅,嘴上说不敢,心里却是甜丝丝。是以,接着皇帝亲自去射箭,亲自去开火枪,亲自去点火炮,他们也不好意思像往日一样相劝,而是鼓掌鼓得震天响。

结果,闹到晚上,好几位老大人回去就发了高热,而蹦跶了一整天的朱厚照,罩甲内的锦袍都湿透了,在马头上迎风一吹,回去又开始咳嗽。

离开京城去宣府的葛太医是叫苦连天,可留在紫禁城的王太医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万岁这病因忧心疲累而起,本该宽心静养,可他倒好,一有起色就开始折腾,是以病情翻翻复复好几次。两宫太后已经急得多次责骂,王太医也拿出了十二万分的本事来,可圣上不听医嘱,这病如何能根除。

就连给他把脉这会儿,他都在说话:“朕问你,上次朕叮嘱你的事,办得如何?”

王太医一愣,他回过神来低声道:“都办好了,臣都是取上好的药材配成丸药,给御史夫人送过去了。”

朱厚照微微阖首:“这事没走漏风声吧?”

王太医低头道:“臣一直小心谨慎,不敢走漏一点消息,就连皇后娘娘也是以为臣是为卖好,这才主动献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