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纷纷艺苑漫雌黄(第3/3页)

此言一处,朝野沸腾,武定侯郭聪当场就栽了下去。朱厚照得意洋洋,洪武爷的剑就是好用啊。

武定侯郭聪为何如此惶恐,还要从永乐年间说起。第一代武定侯是开国功臣郭英,他共有七子、八婿、诸孙数十人,但是没有一个是嫡子。长子郭镇是妾室何氏所生,郭镇娶了明太祖的女儿永嘉公主,生了一个孩子名唤郭珍。按理说这个有皇室血统的孩子是理所应当的爵位继承人,但可惜郭珍患有风疾,因而郭英的次子郭铭的后代就动了心思,开始与长房争夺爵位。

郭铭本人虽然为建文帝自杀,但是永乐爷为了拉拢这一脉,并未深究,反而将郭铭之女许配给当时的太子,也就是仁宗皇帝。仁宗登基之后,郭氏成了贵妃。仁宗爷虽然仁厚,但也是常人,对自己的小舅子,当然要多加照顾。于是,他居然弃长房郭珍不用,反而让二房的郭铭之子郭玹袭爵。永嘉公主岂肯善罢甘休,她和儿子郭珍一直为争夺爵位而努力。终于等到了明英宗第二次登上皇位时,他为了收买人心,让郭珍的儿子郭昌承袭武定侯。

爵位终归长房并不意味争夺战的结束,郭珍的次子郭昭为了袭爵,居然告自己的亲哥哥郭昌不孝。郭昌因此被下狱了,但是郭昭自己并不能成功袭爵,爵位反而又回到了二房郭玹之子郭聪身上。

但是,郭聪再怎么说,也是二房之子。郭氏家族的人一直不肯服他。郭昌的妻子曳氏就一直上奏,请求让郭昌的庶子郭良袭爵,但是迄今都无结果。

然而,正德爷拿出祖制,金口一开,局势立刻就逆转了。如果按照洪武爷时的典制,这个爵位应该归郭良所有啊。

只是一本书,就能够更换一个侯爵的承袭。猴军对垒时,不论是红队赢,还是蓝队赢,对朱厚照来说,都无甚影响。朝堂对垒时,也是如此。他只要听话的势力,不论是谁来当这个侯爷,对他来说都无所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些不听话的换掉,给听话的一个机会呢?勋贵家族中内斗已然频繁,如此再给他们一点希望,只会更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日起,勋贵集团便成了一盘散沙,成了皇权手中的提线木偶,不足为惧了。

谢丕看着晕厥不醒的郭聪长叹一声,这才真真正正的釜底抽薪。李越之才,真若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