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阳春一曲和皆难(第2/3页)

月池做惭愧状:“我也是,一时冲动。本以为只会过数人之眼,未曾想到,竟会闹得满城风雨。”

这二人都是聪敏之人,闻弦歌而知雅意。李梦阳面色沉下来道:“你是觉得,张御史是有意为之?”

月池心道我就是这么个意思,但她嘴上却说:“张御史素有官声,这兴许是和解之意。”

李梦阳思索片刻道:“不,若是真是和解,就应该等你从翰林院中修业完毕后再谈其他。而不是直接把你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月池心道,巧了,我也是这么想得。

杨慎自觉当是他完成父亲交代的时候了,他问道:“李兄选择都察院,可是圣上的意思?”

月池略一沉吟,杨先生是要和她交换情报?这事太过明显,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想必杨先生也只是想从她这个当事人这里确认一下。她点点头。

杨慎一怔,又被父亲料中了。他在家已经练习多次,是以说得十分流畅:“圣上虽英明神武,雄才伟略,但还是操之过急了。孟子有言,‘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若真要中流击水,精兵强将、秀士能臣缺一不可。可如今,万岁于这二者,都有所欠缺。若贸然动作,恐步熙宁后尘。”

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这是指代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力图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却因触犯既得利阶层的利益,起于轰轰烈烈,最终却付诸流水,空留余恨。

这一句,既是告诫,也是试探。杨廷和借其子杨慎之口,想通过她试探朱厚照真正的心意。聪敏如杨廷和,也不确定,这位年轻的帝王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真下定决定要做中兴之主。

月池答道:“谢杨先生,李越谨受教。”

李梦阳正想笑道,刚刚还说是做兄弟,怎么如今又唤起先生来。可话未出口,他就回过神来,李越是在谢杨学士,这番话是杨学士的意思!

杨慎也是一愣,他随即道:“难怪家父对李兄赞赏有加,李兄当真有七窍玲珑心。”

月池不由莞尔:“彼此彼此。”

三人又相视一笑,正事办完,这才有心思吃点心。杨慎夹起一块白米糕,问道:“这是白糖糕吗?”

月池道:“差不多。”

杨慎一口咬下,糯粉既松且软,却不是很甜,他刚刚嚼了几下,就觉察到中间的玄机:“这有夹层?”雪白的白糕中竟然有两个夹层,一层是微黄的糖霜,顺滑如丝,另一层则是炒得脆香的松仁屑子。在滑腻温柔之后,又有果仁的满口生香。

李梦阳笑道:“这又是你想出来的新点心?”

月池摇摇头:“这是苏州的三层玉带糕。我不过是略略改良而已。”

杨慎神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真想去西湖看看。”

月池正准备接话,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这声响,这频率,月池忽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坐着不动,杨慎有些迟疑,他起身准备去开门。月池忙拦住他,她长叹一口气:“贤弟且坐,还是我去吧。”

李梦阳道:“你如今也有功名,也该养几个下人了。”

月池道:“再说吧,其实我觉得清清静静挺好的。”

在这座小宅子中,从大堂走到庭院连半炷香的时辰都用不了。她打开门,正对上朱厚照的不耐烦的脸。他见是月池,不由一愣:“你怎么下床了,你那两个懒妇人呢,不做饭也就算了,现在连门都不开了。”

李梦阳觉得这声音有点耳熟,他仰头一看,就见一身窄袖戎衣的皇帝站在门前。

李梦阳:“……”是不是眼花了。

他揉了揉眼睛,确定不是幻觉后,忙拉起杨慎飞快地跑出去。杨慎正吃椒盐酥饼呢,一时酥饼也掉在地上。他一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李梦阳站定,他忙急急问道:“献吉兄,这是怎么……”

一语未尽,李梦阳已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臣叩见万岁。”

杨慎只觉刚刚那口酥饼如同石子一般哽在他的喉头。他对上朱厚照的脸,呆了至少五秒,然后如梦初醒,跪下叩首。

朱厚照和刘瑾轻车熟路地进门,他微微皱眉,问月池:“他们来干什么?”

月池无奈道:“和您一样,来探病。”

朱厚照一来,就变成是他们两个人坐在椅子上,其他三个人齐齐站着。月池也不想坐,可比起当着一群人面前拉拉扯扯,最终被迫坐下去,还不如老老实实先听话。可眼见李梦阳和杨慎站着,她也觉十分不自在。她扯了扯朱厚照的袖子。

朱厚照正在吃点心,他只吃了一口就尝出来:“这是你做得。朕说了多少次,君子远庖厨。你自己身子都没好,还有闲心给人做点心吃!”

月池下意识顶嘴:“君子远庖厨是不忍宰杀飞禽走兽,这可都是素点。再说了,托您的福,臣已经好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