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圣人教化堪良知(第2/3页)

在他走后,月池才发觉,她的背后已然湿透了。她无力地瘫倒在床上,以为她八成会彻夜难眠。谁知没过多久,她就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在梦里,她居然又回到了龙凤店。

李大雄的身影仿佛无处不在,她就像没头苍蝇一般在店里四处乱窜。她极力地躲避,可李大雄的狞笑声似一张密密实实的大网,将她笼罩其中,他手中的扁担也如疾风骤雨般狠狠地抽下,打在她的背上、腿上、脚上。疼痛激发了仇恨,绝境带来了勇气。她一横心,去厨房拿了刀打算和他同归于尽。她朝他冲了过去,雪白的刀刃刺进了他的身体,鲜血流了出来,她没有丝毫的畏惧,心中只有快意。她继续捅他,李大雄像虾米一般蜷在地上瑟瑟发抖,可出乎她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求饶,而是继续发笑。

月池狠狠给了他一耳光:“你笑什么,你笑什么!”

他说:“你会遭报应的。”

月池嗤笑一声:“我就是你的报应,谁还会报应我?”

李大雄的笑容仿佛要沁出漆黑的毒汁来:“是吗,我怎么觉得,你和我没啥差别呢?”

她一愣,刀刃上清晰反映出她的形貌。她惊声尖叫,因为她居然和李大雄,长了一模一样的脸。

这个噩梦将她生生惊醒。秋月在天边散发着惨淡的微光,树影在窗纸上不住张牙舞爪,被褥里一片潮湿,她额前的碎发全部黏腻腻地贴在脸上。她极为不适地动了动身子,却连起身沐浴的勇气都没有。

她已经在明朝生活了十多年了。刚到这里时,她心底还存几分瞧不起古人的傲气,可经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她的傲气与不屑早就随身上心上的痛苦消磨殆尽。她终于开始切身体会大学里所学的知识。

与古人相比,今人其实更加自私。在礼治秩序被打破以后,人们并没有进化为真正意义上公民,反而被功利主义与自我文化攫住了心神。大家越来越为小家庭打算,刻苦读书、努力工作亦只是为提升自己的地位及生活质量。至于国家的兴盛,人民的福祉,恐怕也只有在思想政治课上才被偶尔提起。

她也是如此,哪怕到了五百年前,哪怕是到了紫禁城中,她的所思所想,最开始是为保住自己,现下是为让师父与贞筠幸福,始终没有跳出“私”这个圈子。可由于朱厚照的看重,她却有机会掌握操纵“公”的权力。

朱厚照很早就在询问她的意见,什么天津大旱,什么运河堵塞,她有多年的管理经验,她自信也能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可她什么都没有说。她所遭受的磋磨告诉她,不要逆时代潮流而行,不要与整个王朝为敌,她做不到。她虽然不怕死,可她也想活。

所以,她开始收敛锋芒,自从她决定留在朱厚照手下讨生活时,她更多的时候都是在顺着他,以前连话都懒得和他说,现下连在经筵上给他递点心的事都愿做。以前她还有几分良心,可现下她决定乖乖当太子手中的一把刀。至于苍生疾苦,朱厚照都不急,她急什么,顺势而为,积点小德小惠就已是慈悲为怀了。

可出来这一遭,当奏折上的惨状化为现实呈现在她眼前时,她却开始动摇。天赋人权,自由民主在她心里留下的印记太深了。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心安理地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无法将吃人血馒头当做天经地义,可她又更深刻地发觉,自己是那么的自私软弱。比起被人做成血馒头,她更愿意吃着血馒头活命。哪怕良心被噬咬的痛苦让她午夜梦回时被惊醒,她依然不改要成为人上人的初衷。

月池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她以为她又一次坚定了人生的方向,可在她起身坐在床沿边的一刹那,她脑海中又浮现出另一个念头——“我真能就这么熬过一生吗?”

来回纠结摇摆的思绪让她仿佛在被油煎火燎。她恨得一跺脚,推开门就打算去要酒来安眠。可在她蹒跚着走到回廊时,却瞧见了另一个夜不能寐之人。王阳明正坐在庭院中,身披月华,脚踩暖炉,一边抿着温黄酒,一边吃着花生米。正当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好转时,可以入眠时,害得他失眠的罪魁祸首就像从天而降一般,毫不客气地坐到他身边。

王阳明皱着眉道:“你来做什么?”

月池叹道:“学生有事请教先生。”

王阳明心下无语,又一个套考题的,他可不是第二个程敏政。正在他打算严词拒绝时,就听月池道:“自私,是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王阳明一怔,半晌方答道:“并不能算可耻,但确实当革除。圣人述《六经》,正是要正人心,存天理,去人欲。【1】”

月池听得牙齿发酸,她问道:“可我看到,人人都读《六经》,人人却都有人欲。可见,去私欲根本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