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残灯影里默迟留(第2/3页)

弘治帝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幸好,照儿出生了。他就像太阳一样,照亮了整个紫禁。”

月池在心中接口道,也照亮了你们的爱情。有了中宫嫡子,大臣们又不是嚼舌根的三姑六婆,自然会少对后宫注目。不过,既然朱厚照是这么千呼万唤始出来,可为何在张皇后心中,他比张家还要倒退一箭之地呢?

弘治帝给出了答案:“因着产前忧思过度,皇后身体虚弱,并不能贴身照顾太子。朕就挑了杨氏进宫。杨氏做事勤快,又重责任,照顾太子很是尽心。太子也很依赖她。”

月池隐隐有所觉,莫不是以致太子将她当做了亲生母亲?

弘治帝面露愁苦之色道:“说来都怪朕。有一日,朕与他们母子玩笑,那时照儿才两岁,朕让照儿拍一下皇后,他照做了。可朕让他拍杨氏时,他却不愿动手,摇着脑袋,一直说不。皇后因此将杨氏赶出宫去,可照儿离了杨氏,日夜啼哭不止。我们无奈,只得将杨氏再找回来,可是皇后那时心中就已生隙了……于是,到了照儿五岁时,她就再次让杨氏出宫。”

月池疑惑道:“难道此时殿下就不哭了吗?”

弘治帝苦笑道:“照儿天资聪颖,此时已然听得进劝诫。”

虽然月池很是厌恶这个骄傲自大的太子,但是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太过粗暴。幼儿的知觉最是敏锐真切,谁照顾他多,他就更爱谁。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月池问道:“那这时,皇后亲手照顾殿下,母子关系岂非好转?”

弘治帝摇摇头:“炜儿出生了。”

蔚悼王朱厚炜,明朝唯一一个封王的夭折皇子,可见父母对他的爱重。原来即便是古代帝王之家,亦有二胎的烦恼。

“再加上,照儿已被立为太子,依照大明祖制,储君不可长于妇人之手。于是,他就搬到了端本宫正式开蒙。自此,他就与皇后更加不亲近。皇后为此暗地伤心多次,毕竟照儿是她努力了四年、期盼了四年才得到的头生子,她对他的疼爱不逊于朕,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这才……而照儿也是一个极有主意的孩子,朕想他也因着杨氏的缘故,对皇后有些……所以即便,在炜儿与太康相继离开,皇后伤心欲绝时,照儿也并未特意陪伴他的母亲。而朕又忙于政务,思来想去,便让金夫人入宫。”

月池心道:“废话,不顾儿子的反抗,把他的乳母强行赶走。费尽心思夺回儿子,可因着生了二胎与祖制,又把儿子撂在一旁。需要时就召来,不需要时就不管,就这样,还想让他关怀备至,这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弘治帝显然也意识到这点,他道:“朕深觉对不住他们母子,若非朕无能,无法改变祖制,他们也不至于母子分离多年。朕只能尽力弥补他们,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听弥补二字,月池便已然按捺不住自己翻滚的心绪。在刘瑾的事上已经可看出来,即便是一国之君,亦不能多次不顾群臣反对妄为。他既然独宠皇后一人,就势必要在其他地方退步。独宠与亲自照顾儿子,二者只能择其一,只是这夫妻俩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前者而已。

他们以为后者可以挽救回来,未曾想到,世事变幻远超人所预料。弘治帝的竭力弥补使得朱厚照娇纵跋扈,亦养肥了张家的滔天野心。朱厚照害惨了她,张家更害惨了无数的百姓。兴许是报应,这母子之间,也因为双方越来越大的脾气,益发无法调和,以至于不过是一次争端,两人就闹到不可开交。

弘治帝忽而道:“李越,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入宫?”

月池一愣,她答道:“想是因万岁对家师的惜才之心。”

弘治帝失笑:“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是,朕很欣赏你。朕与你的遭遇相似,我们的妻子都曾受千夫所指,可你却有抛弃一切的勇气,与舌战群儒的捷才,能够在她第一次受伤时,就好好地护住她。试问世上有几个男子能做到?”

月池心道,事实上,没有一个男人能做到,在这种世道,只有女人才能救女人。

弘治帝叹道:“朕也是那些庸俗男子中的一个,朕让皇后一人面临风刀霜剑不知多少年。即便到了今日,大权在握,朕也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补偿她,可照样抹不去她内心的伤痕。”

细枝末节?你确定吗?

月池想了想道:“陛下的深情,世上已是罕见。世上只怕只有一人能够媲美。那是臣偶然遇见的一个男子。此人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他为了能让心爱的女子过上好日子,离乡背井去学手艺赚钱。可他不曾想到,在他走后,心上人的母亲却得了重病,女儿为救母亲,无奈之下卖身为奴,却在主家一命呜呼。他返家之后听到了女子的死讯,伤心欲绝之余,与女子的灵牌成婚,并尽心竭力地侍奉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