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反向行之度关津(第3/6页)

沈九娘肯定地点点头:“阿越什么都会做,不仅会做饭,还会缝衣裳咧。”

贞筠瞪大眼睛,随即羞愧道:“可是我、我的厨艺与女红都只是平平。他会不会嫌弃我无用啊?”

沈九娘连忙宽慰她道:“怎么会,他要是嫌弃你,又怎么会一大早就给你炖汤补身子呢?依师母看,他喜欢你还来不及呢。手艺平平没关系,这些都很简单,你这样聪明的人,只要肯耐下性子学上几天,就可以赶上他了。”

贞筠的双眼一时明亮如星子:“真的……那我现在就学,求师母教教我吧。他待我这样好,我也想……替他做些什么。”

九娘笑着点头。她们俩倒是教学相长,一片和乐。可在门口听到这一番对话的阿越本人却是一个头两个大。唐伯虎见此情景当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们两人回到书房后,唐伯虎就道:“你现在知道棘手了,当时做出这种事的时候怎么不过过脑子?”

月池无奈道:“那等十万火急的情况,我若不用这种非常手段,怎么能把她带出来。”

“这倒也是。”唐伯虎点点头。他所看不到的是,月池垂眸,眼底的精光一闪而过。实际上,她并没有完全说实话。

她要求方夫人将贞筠下嫁于她,固然有想救她性命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得找一个合情合理的法子,让她能够名正言顺地避开宫中的征召。陷害她的这个幕后主使倒给了她重要灵感,只要她私德有亏,不就会被黜落了吗?与女子私相授受都是品行不端了,更何况与声名不佳的女子订立婚盟。故而在那样的情景下,迎娶贞筠,实际是一箭双雕的大好办法。但这办法的后遗症超过她的预想,这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似乎因为她的一时看顾而看上她了!

唐伯虎想了想道:“这么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不若干脆告诉她真相吧。”

“不行。”月池一口拒绝,对着唐伯虎讶异的神色,她解释道,“我还得再看看她的品性如何,这是事关身家性命的大事,不可不谨慎。”关键是这样单纯娇憨的大小姐,八成心里存不住事,万一对她娘揭了出来,她不就要成为《农夫与蛇》的那个农夫了吗?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她,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上。罢了,月池心下道,来日方长,她才十三岁,慢慢再想办法就是了。

然而,这奇葩的命运总是在同她开玩笑,在她好不容易放松下来,专注于眼前的生活时,它却似脱缰的野马,硬生生将她拉到了悬崖边上。月池跪在香案前,听着这公鸭嗓的太监拖长调子一句一句地念,那些官话套话她此时已是不耐烦听了,她脑子都被一个念头胀满,皇帝还是要召见她!在她搞出这样的事情之后!他到底是怎么了!

皇帝的心思她管不着,也管不了,她只能管住自己,必须得想个办法,推了这桩差事。她正苦思冥想间,眼前就出现一张放大的白脸,吓得她险些跳起来,原来是颁旨的太监腆着脸凑到她面前,将一套蟹壳青色,夹纱料子的衣物奉于她,嘴里还道:“这是钱公公托奴才赠予您的贺礼,钱公公还道,您这样旷世奇才,在民间就如锥处囊中,鹤立鸡群一般,是决计不会被埋没的,这不,果不其然,您的出头之日就到了。还望您飞黄腾达之后,不要忘记我们这些旧友啊。”

月池默了默,他当时说得那句“旷世奇才”,绝对不是褒义吧?这群见缝插针的死太监,她真是受够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中,张皇后也是同样的恼怒,又开始与弘治帝争执:“陛下,您拒绝让奕儿直接入宫,说要经内阁及司礼监考核,一道挑几个好的。这是按规矩办事,臣妾无话可说。可是,阁老与大铛们千挑万选,就挑出了一个这种身份的人物吗!”

她修剪良好的指甲对着名册狠狠戳戳了几下,嘴里道:“这种家世出身的人,怎配陪伴在照儿身边?”

被点名的朱厚照不由翻了个白眼,母后估计也是忘了,在她嫁与父皇之前,张家同样也是寒门小户,若不是依靠后族发家,何至于煊赫至此。而父皇选这样人的想法,他也明白,无非就是希望不要因伴读一职而影响整个朝堂的格局。父亲想着的是如何安抚文臣,母亲想得是如何替娘家牟利,谁都忘记了,选伴读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他吗?哼,拿他做筏子讨好别人,都不问问他的意思,他若是让他们如愿,就不叫朱厚照!

想到此处,他草草行礼告退就离开,徒留帝后二人在屋内吵得热火朝天。从这一日起,他就开始挨个召见名单上的人选,这些打扮得斯文整洁的小书生都是怀揣着欣喜激动的心情入宫,却都是一身脏兮兮,痛哭流涕地出宫。得知消息的弘治帝自然是严厉阻止,可已经晚了,皇太子的恶名已然传遍了朝堂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