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谁挖的坑谁来填(第3/5页)

于是,他就只能递到最高皇庭,因为他知道,这肯定是张斐搞出来的,你肯定有解决之法。

哪知道张斐再接到这诉讼后,二话不说,直接就跑去皇帝那里告状。

赵顼也立刻因此事,召开枢要会议。

“大庭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顼先是向张斐问道。

张斐道:“陛下,在臣巡察熙河时,熙州吕庭长和范检察长,就跟臣谈过这个熙河地区的户籍问题,但这可不是我们皇庭能够解决的,因为这需要完善制度和法律,户籍可是国家根本所在,这都属于政事堂和立法会的职责,于是臣回来之后,就立刻将此事告知富公、文公、王相公他们,并且也提醒过他们,此事是非常迫切,刻不容缓。

但时至今日,立法会、政事堂是一点动静都没有。结果不出臣所料,熙州果然出问题,臣实在是没有办法,要是朝廷不立法,不立规则,皇庭根本就判不了,故此才来找陛下主持公道。”

赵顼听罢,又看向文彦博、富弼、王安石,“三位相公,有这回事吗?”

三人同时点点头。

赵顼眉头一皱,“不知你们可有商量出结果来?”

三人是面面相觑。

他们一直在等着张斐出招,在防范,哪知道这小子不讲武德,直接跑来这里告状。

这尼玛……。

尴尬了!

赵顼颇为不满道:“朕当初要将中书门下分开时,诸位都认为,这样做会政务变得更加繁琐,朕听从了你们的建议,可不曾想,这也没有改善多少啊。”

这话说得,文彦博他们脸都红了。

赵顼又向张斐问道:“大庭长可有应对之策?”

张斐道:“陛下,这不是臣的职责,臣根本就没有在考虑,臣一直在忙于最高皇庭的建设。”

此话一出,一干宰相纷纷诧异地瞟了眼张斐。

什么情况?

他们原本以为,张斐会顺势给出自己的建议,可结果他是真不管啊。

关键,你特么也在忙于最高皇庭的建设?

然而,张斐还在继续抱怨:“陛下,京城庭长一共才两位,而朝中光拥有宰相职权的,就有近十个,要还让最高皇庭来解决,这也说不过去啊!”

你够了!

人艰不拆啊!

文彦博也忍不住了,这小子太可恶了,道:“陛下,老臣也与大家商量过,他们还是认为,熙河地区从中原分离出去长达一两百年,当地并非是以我汉人为主,故此他们还是认为该采取羁縻制度。”

说话时,一众人默契地瞟了瞟张斐,只见张斐面色平静,仿佛在聆听着。

王安石立刻道:“可是若采取羁縻制度,那就要设酋长,可是熙河地区都已经建设好公检法,有着上万名皇家警察,大家遵守的也是临时法,与中原州县并无太多区别,如何羁縻?”

文彦博道:“可是我朝在边境只有榷场制,外国商人只能在榷场里面贸易,而整个熙河地区,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倘若直接纳入中原,岂不是说那些西域商人,都可以自由进入中原,这会留下多少隐患。”

“看来你们还真是没有商量好。”

赵顼很是恼怒道:“可朕听说,朝堂上最近非常热闹,朕现在想知道,你们每天都在争论甚么?”

殿内是一片沉默。

他们在处心积虑防守大庭长的第三把火。

赵顼是哀其不争道:“你们先商量清楚,再来跟朕谈。”

“臣遵命。”

众人齐声道。

张斐突然道:“陛下,熙河那边已经是非常混乱,吕庭长、范检察长也是心急如焚,臣也很想给予支持,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出事的话,那可不是公检法制度的问题,而是因为政事堂、立法会懈怠所导致的。”

赵顼先是极其不满看了眼王安石、文彦博等人,然后又向张斐道:“大庭长,你也别将责任都推给政事堂、立法会,如果政事堂、立法会拿不出办法来,你也得就此案给判决,这可是你的职权。”

“啊?”

“嗯?”

“臣遵命。”

说罢,赵顼就起身离开了。

这最后一番话,无疑是几鞭子抽在文彦博他们脸上。

你们要是不行,那就还是由大庭长来决断吧。

他走之后,无数道杀人的目光投向张斐,然后也是愤然离去。

张斐是一脸委屈地来到司马光身旁,“司马学士,你全看见了,我这大庭长可真是左右不是人,如果我方才提出建议,这就是肯定是我的阴谋诡计,但现在不提,他们依旧记恨于我,我到底该怎么做?”

司马光道:“你不会先跟文公他们……!”

不等他说完,张斐就激动道:“我跟他们商量了呀,但过了这么多天,他们是完全不当回事,可我们公检法一直都是以效率著称的,人家吕庭长、范检察长三番五次提及此事,我可做不到对此不闻不问,但朝廷要不给出政策,我也没有办法,我只能来请官家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