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青楼特使”(第4/5页)

韩琦点点头道:“老臣也赞成宽夫之言,要暗中练兵,加强防御,而不应该去那逞口舌之利。”

这无不都在讽刺王安石。

喊得比谁都凶,如今人家来了,你又没有实力应对。

这不就尴尬了吗。

赵顼稍稍点头,“诸位言之有理,从明年开始,朝廷应着重于内政。”

“陛下圣明。”

一众大臣齐声说道。

赵顼突然道:“但关于榷场混乱一事,朕不希望再有其他人知晓,以免让北朝得知。”

“臣遵命。”

司马光突然道:“但是这么一来的话,张检控的名誉可能会受到伤害?”

张斐非常轻松地笑道:“多谢司马学士关心,这我自有办法解决。”

赵顼笑道:“那就这么定了。”

……

出得垂拱殿,司马光便将张斐拉到一旁,小声道:“你可知道如今大家都怎么说你吗?”

张斐点点头道:“我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了。”

司马光道:“那你打算如何应对?”

张斐道:“司马学士放心,我已经想好办法,玩这种招数,他们可不是我的对手。”

司马光见他信心满满,便也放下心来,又道:“你小子往后能不能踏实一点,别老在悬崖边上,窜来窜去的。”

张斐点头道:“尽量。”

刚与司马光别过,又被王安石给擒住。

“你是不是被辽人吓到了?”

“如果我被吓到了,我还敢这么戏弄辽人吗?”张斐反问道。

王安石皱眉道:“但是你方才的那一番话,显然是过于保守。”

张斐苦笑道:“王学士,我真的只是就事论事,现在不是出兵的好时机,否则的话,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王安石道:“这我难道不知道吗?但话不能这么说。文公他们都认为,是我平日里张牙舞爪,引来辽国的猜忌。

但如果我不这么做,谁还敢开这口,朝中的文官武将早已经沉迷于酒色,丧失了进取之心。

你此番打断我的计划,就算有朝一日,贯朽粟陈,恐我朝也未有人敢言战。”

张斐道:“我敢啊!”

王安石愣了愣:“什么意思?”

张斐道:“王学士,我再强调一遍,我是非常支持王学士的新政,而我是知道,王学士的新政,主要目的就是开疆扩土。

但是有一点,我比较不满,就是王学士过度关注西夏,而忽略辽国,但真正羞辱我们的其实是辽国,真正该消灭的也是辽国,最应该收复的领土是燕云十六州。

王学士不能只盯着我说出兵西夏的时机不对,也应该看到,我是在讲述辽国对我国威胁,暗示应该将辽国也捆绑在出兵西夏的计划中。”

王安石眨了眨眼,听你这么一说,感情我才是那个鸽派啊!说实在是,他主要盯着的就是西夏,他为国库赚得的那些钱,也就能打个西夏。谁也不能否认,在面对辽国时,宋朝上下都还是比较畏惧,包括赵顼在内。

“所以,你这是在为对辽国出兵做铺垫?”王安石问道。

张斐点点头道:“这才是我强调积蓄国力的原因,因为我希望能够有实力对辽国出兵,而不是那小小西夏。”

小了!

原来是我格局小了呀!

王安石沉默半响,“但你不灭西夏,又如何与辽国抗衡?”

张斐道:“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引起大家对于辽国的关注,以及辽国对我朝的威胁,如果不针对辽国,我们根本不可能消灭西夏。”

王安石捋了捋胡须。

张斐又道:“关键此一时彼一时,王安石不需要将新政与灭夏绑定在一起,公检法的出现,将会改变很多事情,政策也必然需要调整的,而且如果要做好对辽国作战的准备,那么就更加需要财政的支持,变法还将会持续下去。”

……

别过王安石后,张斐就急忙忙回家去了。

见到张斐无恙归来,高文茵真是差点没有落下激动地热泪来。

“夫人。”

看着眼眶发红的高文茵,张斐轻轻握住她的柔荑,“我只是去谈判的,又不是去打仗的,你没有必要这么担心。”

高文茵道:“可是我听说那辽人都是茹毛饮血的野人。”

张斐呵呵笑道:“这其实是有一点点偏见,但即便真是如此,也不用担心,因为你夫君可也不是什么善类。”

一旁的许芷倩道:“可是京城的百姓并不这么看,现在人人都在骂你是一个懦夫,还专门为你起了一个绰号,青楼特使。”

张斐不以为意道:“一个不挨骂的外交官,那肯定不是一个好外交官。”

一旁的许凌霄忙道:“妹夫切莫大意,这种事可大可小,可能会影响到妹夫将来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