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劝你善良(第3/5页)

不至于出现,成堆的粮食放在粮铺卖不出去,而勤劳的百姓却饿死在路边。而且,一旦市场上粮食丰足,价格适中,也能帮助工商业招收更多人,当百姓所得越多,粮价也随之慢慢上涨。”

赵抃听得稍稍点头,似乎对于这个回答比较满意。

当双方都面临压力时,自然就会出现自我匹配。

现在的情况就是,地主完全没有压力,就是囤积居奇,迫使百姓拿命来买。

……

富弼翻了翻文案,抬头问道:“在你这份法案中,其中有写到,如相国寺、粮铺等寺庙作坊,会根据特殊情况,给予一定豁免。”

张斐点点头道:“是的,就拿相国寺来说,因为相国寺是要养很多人,五百石粮食显然不够,故此我会根据他们的情况,去提高起征的额度,但目前还在评估中,由于这是属于特例,我们打算先通过法案,再去进行调整。

至于粮铺的话,情况是比较特殊的,我们也会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豁免,比如说,一家粮铺,一直在稳定的向百姓出售粮食,没有进行任何粮价操纵,也没有帮人去逃避惩罚性税,那我们将会对他们的存粮进行豁免。

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若不恶意炒高粮价,粮食一般还是能卖得出去,不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又比如说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他们有可能从外地买来粮食,刚好在秋初抵达,这当然也是要豁免的。

但是这些豁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调查。”

回过神来的司马光,听到这一番话,再度开口道:“你这设计的太过复杂,能否执行好?”

富弼也是点点头,对此表示怀疑。

又提高增税额度,又是给予豁免,这种复杂设计,将会产生太多漏洞,弄到后面,可能又变成与民争利,亦或者将负担转移给百姓。

张斐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是有请教过税务使的,他给我的答案就是,将罚金增多一点,其它的都不是问题。”

司马光问道:“是吗?”

张斐点点头,“税务使是这么说的,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

司马光听罢,向富弼道:“富公,这必须得传税务使上来问问清楚。”

富弼点点头,“传税务使。”

过得一会儿,只见邢工来到庭上,跟所有税务使一个德行,都是一张木有感情的面瘫脸,严肃之中,又带有一点点嚣张,令人打心里就讨厌。

司马光问道:“税务使,张检控是否有就这仓库税向你请教?”

邢工点点头道:“有得。”

司马光又问道:“那你是如何答复他的?”

邢工道:“我要求将罚金增多一点。”

司马光问道:“为什么?”

邢工道:“因为根据张检控所言,这是属于增加的惩罚税,而不是属于常规税,这会增加我们税务司的负担,要额外分配人去调查,而我们税务司主要依靠罚金来维持。

此外,这种性质的逃税,一定会是故意的,罚金也理应提高。”

非常直接。

你让我加班,你不加工资,谁会愿意干啊。

要是别的官员这么说,一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太势利了一点,但是税务司的话,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关键还是税务司为朝廷创造太多收入,还不增加朝廷的负担。

司马光也懒得就这个问题跟邢工纠缠,谁让你偷税漏税,还被抓住,这怪得了谁,罚你一点钱,算是不错了,问道:“所以税务使并不认为,调查这仓库税,是很有难度?”

邢工点点头道:“我们税务司都不认为这有什么难度。”

司马光思索以后,问道:“假设,一个富户,他拥有一千石粮食,将五百石粮食放在别人的粮铺里面,亦或者亲戚家,你们税务司会如何去调查?”

邢工道:“原本我们税务司的手段,是相对保密的,但司马尚书所言的情况,那是最普通的,故此下官也不介意在这里说出来。”

最……最普通得?司马光笑问道:“愿闻其详。”

邢工道:“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税务司将有三年的追诉期,如果我们怀疑,这一笔粮食是存在问题的,即便暂时没有证据,其实也不打紧,我们有得是时日去调查。”

在场不少权贵,顿时一阵蛋疼。

三年追诉期,这……这真是有些离谱啊!

邢工还是面无表情地说道:“根据我们税务司经验,不管他们是分两家,还是分三家,但这些钱或者粮食,最终还是会流入他的仓库,只要这钱粮流动起来,必然是会出现破绽。

如果让我们得知,对方在无偿使用那些粮食,比如说,他告诉我们,这粮食已经卖给邻居,但只要他从中拿了一瓢去煮饭,并且被我们发现,他都必须要给我们一个正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