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彻底释放公检法(第3/4页)

但这也非常司马光所愿,他在审刑院,几乎都不干预公检法,就没有一个官司打到审刑院去。

他问心无愧,自也大方承认,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赵顼笑着点点头,“朕自然也相信相公。”

司马光眨了眨眼,赶忙拱手道:“臣愿离开审刑院,以示清白。”

赵顼道:“但是如今司法改革尚未完成,还需要相公主持大局啊!”

司马光有些迷糊,那你到底想怎样啊?

赵顼故作思考一番后,道:“这样吧,此番官员轮换,相公先去刑部,继续主持司法改革,同时将审刑院、大理寺,全部以皇庭命名,设大庭长来主持司法日常事务,从而让政法彻底分离。”

司马光拱手道:“陛下圣明,臣万分赞同。”

可说完,他又愣住了,刑部?刑部不是没有职权吗?怎么扯到刑部?

“正好翰林院王禹玉近日给朕上来一道奏章,朕甚是认同,不知相公意下如何?”未等司马光反应过来,赵顼又将王珪的奏章,拿给他看。

司马光又接过来,看罢,他如实言道:“臣一直都赞成精简编制,删定重复,去其冗长,但是我朝情况与前朝是大不相同,无须依照《唐六典》设三省六部,这可能会得不偿失。”

赵顼听得心里纳闷,他们两个老冤家,怎么在此事上面,看法是如此一致,可真是撞了邪,道:“朕也问过王禹玉,为何要依从《唐六典》,王禹玉回答朕,若不言明制度,冗官之祸不可去也。他还拿制置二府条例司、发运司为例,认为此乃无制所生。这边裁掉不少官员,可是那边又增添不少官员,这来来回回,等同没裁。”

司马光直点头道:“王禹玉言之有理,那制置二府条例司的确应该撤销,此司若长久存在,必将破坏朝廷制度。”

赵顼问道:“也就是说卿支持王禹玉之言?”

“这……。”

司马光面露挣扎之色,皇帝将此二事捆绑在一起,你要不赞成我改制,这制置二府条例司就不会撤,他语气顿时就软了,道:“臣……臣以为若要如此,也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卿言之有理。”

赵顼笑点点头,又道:“此次官员轮换,就先恢复六部部分职权。”

司马光犹犹豫豫道:“如此也行。”

出得这殿门,司马光就立刻反应过来,皇帝这是要出面执掌大权了,因为这种事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无数遍。

……

很快,此事便传了出去,无论是保守派,还是革新派,都不由得噤若寒蝉,甚至都不敢公开议论此事,可见这威力是不亚于十级地震。

他们之前就预想到,这回轮换肯定是一场大戏,但万万没有想到,会这么劲爆。

顷刻间,王安石就被解除行政大权,没了制置二府条例司,那么一切就得按照规矩办事。

同时司马光也被解除司法大权。

审刑院一旦被改成最高皇庭,且只设大庭长,那就跟枢密院一样,完全脱离了政事堂的控制,成为一个纯粹的司法机构,司马光若不是大庭长,就无法再继续主持公检法的日常事务。

朝中两大势力,瞬间折损大半。

这真是太可怕了。

唯有精唐粉狂喜,要知道宋朝有一批文人非常非常崇拜唐朝,包括赵顼自己,他也是唐太宗的小迷弟,他们都很渴望恢复唐制。

这一批精唐粉开始造势,要求依照《唐六典》,恢复三省六部制。

另外,还有一些投机倒把的官员,一看这情况,也赶紧都拍皇帝马屁。

富府

富弼不由得感叹一声:“真是好手段啊!”

之前他们的目标一直是对准王安石,没有想到小皇帝的手段,有这么狠,说干你就干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文彦博道:“今日恢复六部职权,明日就是恢复三省,到时……。”

虽未说完,但其实就是暗指,分割他们的相权。

而相权就是士大夫集团的权力根源。

这将会打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平衡。

文彦博又看向富弼,“富公,也许你才是对的。”

富弼一怔,旋即又紧锁眉头,淡淡道:“同样的错误,你还想再犯一次吗?”

……

与往常一样,朝中每回出现大地震,张斐都犹如局外人一般,专注于自己的事。

近日他一直在忙着学贷一事,近日他又来到白矾楼,与樊颙做最后的洽谈。

这回樊颙等商人都没有太多挣扎,他们主要就一点提出质疑,就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受益,张斐也告诉他们,将会设立各种考试,尽量将钱借给那些资质较高的学生。

同时让他们按照当下账房、茶食人的工钱,来计算利息,以较坏的结果,来计算利息,如此可以更加确保他们到时能够还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