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回旋镖(第4/5页)

其次,我任用的可不是我的亲信,而是一些精明强干的官员,而被免除的官员,要么是在底下阳奉阴违的官员,要么就是怠惰因循的官员,以及那些没有能力的官员。哦,还有就是芜湖那种借新政去盘剥百姓的官员。

最后,我知道,这么做的话,是会得罪很多官员的,但是我没有办法,因为均输法对于消息来往要求非常高,对于能力要求比较高,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知道,各地的物价,才能够布置准确的计划。身为发运司的官员,也必须非常勤奋努力,而不能像之前一样,好逸恶劳。”

赵抃不禁问道:“这都只是你的一面之策,你如何证明你所言?”

张斐接话道:“大庭长,我们检察院根据薛发运使的诉状,已经查到确凿的证据。”

赵抃好奇道:“是吗?”

可不仅仅是他感到万分好奇,在坐所有的官员,都对此很是好奇。

这种事你怎么去证明,即便你让发运司的官吏来作证,那都会存在质疑,你是发运使,发运司的官员,必然是向着你,你得拿出铁证来,证明一个官员怠惰因循。

大家都没有头绪。

张斐接过周正递来的一份文案,立刻扬起来,“虽然关于举报薛向的官员,都拒绝出庭作证,但是我们已经查明他们被免职前因后果,以及他们过往是一些政绩。

我手中的就是那些举报薛向的官员平日里面所批示的公文。以及顶替他们的官员在近两年所批示的公文。

他们的职务是完全相同的,但从批示公文数量来说,由薛发运使所任命的官员,一个月所批示的公文,就已经超过前任一年的所批示的公文,而且从他们所书写的公文对比来看,一眼就能看出,谁有用心,谁没有用心。

不仅如此,他们的政绩也是天差地别。还有就是道德,呃……抱歉……!”

说着,他翻阅了下文案,“这个,我们倒是尚未找到具体的证据。”

“哈哈!”

院外顿时传来一阵哈哈笑声。

王安石都乐得哈哈大笑,对面司马光则是气得手都发抖,你丫这是在讽刺谁啊!

赵抃这回拍得很急,“肃静!肃静!”

等到院外安静下来,张斐又补充道:“但是关于职业道德,二者也是一目了然。”

“呈上。”

说话时,赵抃还顺便警告道:“你现在可是检控官,不是一个小珥笔,请注意你的言辞。”

张斐忙解释道:“真是抱歉,只是关于御史台审理,有这方面的考量,故此我才提了一句。”

赵抃无言以对。

确实是的。

之前御史弹劾薛向,很多都是从个人道德出发。

张斐又道:“根据这些公文,不难看出,大多数官员还是因为无法适应均输法,旧制之下,一切都是规定好的,几十年不变,他们几乎什么都不用做,而均输法所要做的事,可远比之前多得多,正所谓多劳多得。

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借着均输法敛财,被薛发运使抓住,故而被免职,这也充分证明,薛发运使不是任由下属非法赋敛,只是他缺乏监督官署的协助。”

细!

张斐再度让众人看到他的细。

没有人想到,平日里的公文,竟然也可以作为呈堂证供。

这……

但想一想,好像也对,如果公文的数量又多,且更加细致,再加上政绩的话,是足以说明一切的。

同样的职权、职责,相差这么大,除了懈怠,就没法去解释。

王安石听罢,不禁哼道:“这就是吏治腐败的原因,真正愿意干事的官员,却遭受排挤,而沽名钓誉的官员,反而是平步青云,试问谁愿意干活啊!”

当这些证据呈上之后,张斐便道:“我请来的证人已经全部出席,并且证据也已经全部呈上。”

“是吗?”

赵抃略显诧异。

旁边的官员也都有这种感觉,这好像还未审完。

张斐心知他们的疑惑,他们是在关注新政,而忘记这只是一个官司,点点头道:“这些证人、证据都足以说明,薛发运使是被人诬陷的,蒙受冤屈的。”

赵抃顿时反应过来,稍稍点头,“那你准备做结案陈词吧。”

“是。”

稍作休整后,张斐站起身来,他先是环目四顾,然后朗声道:“由于御史台所有官员都拒绝参与此次庭审,故此我并不知道他们当时到底是如何审理的。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在整个案件中,御史台是存在着严重失职行为,因为他们没有及时将各地发运司的情况,告知发运使,这显然不合制度的。

不过由于御史台没有参与,故此我们检察院无法确定,御史台到底是为求对付薛发运使,所故意为之,栽赃嫁祸薛发运使。还是意图借薛发运使来掩盖的自己失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