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东南风起(第4/4页)

赵顼也了解曾公亮,比较好这一口,于是道:“难道卿深明大义,这样吧,朕今年多赏赐你们这些股肱之臣。”

曾公亮赶忙道:“老臣愧不敢受。”

“这是应该的。”

赵顼笑着点点头,“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罢,他就将邢工使退。

这邢工一走,文彦博突然站出来,道:“陛下,我们御史台收到消息,有一支从江西来的商团,在途径徐州时,被徐州被发运司给扣押了。”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是面露诧异之色。

赵顼好奇道:“为何?”

文彦博道:“因为这支商团是有东南六路的百姓乔装打扮的,其真实目的是要上京城告状。”

赵顼又问道:“告什么状?”

文彦博瞟了一眼王安石,道:“就是状告发运司、提举常平司,利用均输法、青苗法在东南六路盘剥百姓,聚敛财富,以至于东南六路民不聊生。”

王安石听罢,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立刻站出来道:“这都已经民不聊生了,朝廷却没有受到一点消息,难道你们御史台的御史都在游山玩水吗?”

文彦博道:“这我也不大清楚,但我想这么多百姓要上京告状,定不是空穴来风,何不让他们来京,且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安石道:“陛下,一群百姓怎么能够做到乔装打扮,经过重重阻碍,直到徐州才被人发现,这显然是有人怂恿百姓作祟,意图诬蔑新法。”

司马光道:“这是黑是白,一审便知,王学士何故这般激动。”

王安石愤怒道:“我激动乃是因为有人总是想尽办法诬蔑新政,阻碍新政,没完没了,干脆我们制置二府条例司今后住到皇庭算了,什么事都不干了。”

赵顼见王安石真的动怒了,赶忙道:“二位都说有道理,是黑是白,一审便知,但也不能养成,动不动就上京告状的风气,这样吧,先将那些人遣返回去,到时朕再派人前去审查。”

文彦博岂不知皇帝的小心思,将人遣返回去,你还会不会派人去调查,立刻道:“陛下,他们已经到达徐州,距离京城也不过十天的路程,而东南六路事关我朝财政命脉,这么多人上京告状,定非小事,陛下该慎重应对啊!”

司马光道:“倘若地方官府能够为他们伸冤,他们也犯不着来京城。”

赵顼正欲还说什么,王安石突然道:“陛下,既然文公和司马学士都这么说了,臣也支持让他们上京,这公道自在人心,臣无惧也。”

赵顼不禁惊诧地瞧了眼王安石,你到底想干什么?

王安石认为要么别审,将那些人好好惩罚一番,要审就在京城审,要放到扬州审,派去的人,肯定会有司马光他们的人,这可真是太危险了,京城好歹有张斐在。

赵顼也反应过来,于是点头道:“好罢!下令让徐州放人。”

文彦博立刻拱手道:“老臣遵命。”

会议结束后,王安石怒哼一声,然后气冲冲地离开了。

富弼他们都感到很懵逼,相比起前面几桩答案,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件,你至于甩脸色给我们看吗?

……

出得皇城,王安石是直奔张家。

目前张家是喜事一桩接一桩,前日那穆珍又为许家生下长孙,不到半月,家里就添了三丁。

许遵乐得做梦都笑醒,而且他也效仿张斐,选择休假,完全没有心情工作,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当王安石来到张家时,还遇到不少人上门道贺,顿时令他有些尴尬。

张斐见他神情不对,赶紧将他请到书房去。

来到书房,王安石顿时破口大骂道:“这些小人,就会暗中使绊子,我饶不了他们。”

张斐问道:“王学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王安石立刻将告状一事,跟他们大致说了一遍。

张斐听罢,不禁也皱了下眉头,“王学士,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大问题。”

“若出了大事,我会不知道?”

王安石道:“这新政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只是有人要借题发挥。”

张斐不太信道:“若只是小问题,王学士至于这般生气吗?”

“你不懂。”

王安石道:“他们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张斐一头雾水道:“我……我还真不懂。”

王安石道:“今天政事堂要进行职位轮换,我已经打算推荐发运使薛向担任三司使,而他们在这节骨眼上给我闹这一出,摆明就是要阻止薛向出任三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