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烟雾弥漫(第4/5页)

许遵仍旧表示,我们检察院就是认为目前证据不足以起诉,你们偏偏要起诉,只能到时看呗,现在人都没有到,那我们也不能干等着吧。

反正,就是不当回事。

可你说他们不当回事,他们连韩琦就发了邀请函。

这烟雾弹真是放得,人人都犹如雾里看花。

这到底是大事,还是小事?

……

而那边程昉、程颐因为是在驻守在澶州,又是日夜兼程,因为他们也希望早日解决此事,目前已经抵达东京汴梁。

程昉入京,第一时间当然是见皇帝。

“陛下,臣真是冤枉的呀!”

程昉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臣已经是处处忍让,之后见到那程颐,都还低声下气,可不曾想,他们竟然这么对臣。”

赵顼问道:“为何有人告密者,说是你扬言要状告程颐。”

程昉道:“臣只是说说,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但臣绝对没有想与程颐交恶,陛下大可去问程颐。”

“这倒是小事。”

赵顼又问道:“为何水兵会衣食不足?”

程昉立刻道:“陛下,这都怪那转运司,臣可没有从中拿取分文,是转运司以准备不足为由,不拨衣食给臣,臣又急于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故才发生此事。”

赵顼皱了下眉头,又见程昉风尘仆仆,头发苍白,又黑又瘦,自是吃了不少苦,心中稍有不忍,于是道:“你先下去休息下,明日等王学士入宫,咱们再说。”

“臣告退。”

……

司马府。

“原来是这么回事。”

程颐点点头,笑道:“我就说,不可能是程昉告我的状。”

司马光问道:“你为何这么说?”

程颐道:“因为此事显然是程昉执法不当所导致的,他又怎敢对外声张,自那之后,他反对我更加尊重,应该怕我弹劾他。原来他们是要借此事针对公检法。”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笑:“不过这样也好,我终于可以见识一下,法制之法的创始人张三郎。”

司马光赶紧道:“你可切莫这么说,等到庭上,你一定会后悔的。”

程颐问道:“为何会后悔?”

司马光笑道:“因为只要你坐在庭上,被张三询问,那你就会变得心中有愧。”

程颐摇头道:“我不信。难道君实相公也是如此吗?”

司马光点点头。

程颐神情一滞,旋即笑道:“那我更要见识一下,也不知这听证会何时开始?”

司马光道:“估计要等韩相公回来才是开始。”

程颐稍稍点头。

又过得数日,韩琦终于是姗姗来迟,他也是邀请函中,最晚一个抵达的。

赵顼对他也是十分尊重,等他在家休息三日后,才派人请他来宫中。

赵顼见到风烛残年的韩琦,精神面貌大不如几年前,不免也是一阵伤感,“这检察院也真是没有一个明事理的,竟然还派人去惊扰韩公,真是该死啊!”

韩琦忙道:“陛下勿怪他们,其实齐督察与我说了,他们只是照例邀请,来与不来,老臣可自行决定,老臣此番之所以回来,是因为老臣久病缠身,已经力不从心,无法再为陛下分忧,还望陛下恩准老臣致仕。”

赵顼立刻道:“韩公莫不是听到那些流言蜚语,韩公大可放心,朕是不会相信的。”

韩琦摇头道:“那些流言蜚语,老臣怎会放在心上,只是……”

不等他话说完,赵顼便道:“不是就行,想必韩公也知熙河战事,朕此时非常需要韩公为朕镇守河北。”

韩琦张了张嘴,但赵顼那炙热的目光,又令他说不出口。

赵顼又道:“韩公此番回来也好,一定要在京城多留一番时日,朕还有许多问题,要请教韩公。”

“老臣遵命。”

韩琦无奈地点点头。

……

下午时分。

富弼在行往政事堂的路上,忽见一定轿子迎面行来,他愣了下,这是谁呀,这么大排面,在皇城坐轿子。

但很快,他便想到是谁,于是站在路旁,不一会儿,轿子就停了下来,只见韩琦躬身从里面行去。

富弼一惊,“你……你怎变得这般苍老。”

韩琦笑道:“天天在外东奔西跑,能不苍老么,如今我可是羡慕你啊,身在朝中,却又能置身事外,我当初怎就没有捞到这么一个好差事,尽做一些吃力不讨好之事。”

富弼笑道:“你哪是因劳成疾,我看你就是酒色过度。”

韩琦眼中闪过一抹心虚,指着富弼道:“为老不尊。”

富弼呵呵笑了几声,又问道:“不过这检察院权威不小,连韩相公都能请来。”

韩琦道:“我是自己要来的。”

富弼问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