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算无遗漏(第3/5页)

革新派这边则是要借此打压公检法。

不会再讲道理。

因为双方都输不起啊!

好在此道密状是告到检察院,暂时还得以检察院调查的结果为主。

检察院不出结果,大家也不便走程序,闹到皇帝那里去。

虽然所有人都已经知道整件事情的过程,但他们的消息来源,可不是官方渠道。

所以,不少官员都在施压检察院,我们全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你们检察院还没有查到,真是岂有此理。

终于!

齐济那边终于传来消息,过程也如赵顼所言的那般。

检察院在“仔细”审议过后,便正式对外宣布,密状所言危言耸听,由于缺乏证据,故检察院不予受理。

这一下顿时炸开锅了,双方对于这个结果都不满意。

邓绾、裴文等人御史,立刻指责司马光指示检察院,包庇程颐。

刘述等保守派,也指责检察院只调查程颐,而没有调查程昉,没有调查那些水兵为何逃役。

你们是检察院,又不是珥笔,你是的背后是国家,你要维护国家利益,哪能说对方起诉的是程颐,你就不调查程昉。

同时士大夫们也在民间发动舆论攻势,将程昉在河北所作所为公布于众,同时指责检察院包庇宦官。

宦官与劳役,这对经典组合,顿时引发民愤。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读书人,也都指责检察院,你们公检法口口声声公平、公正,结果遇到宦官,你们就退缩了。

他们都恨不得就直接报皇帝的名字。

你们就是皇帝的爪牙。

然而,面对汹涌的舆情,检察院也表现的非常强势,直接发布文章,将此事的过程公布于众,解释其中原因,目前是没有足够的证据,针对程颐提起诉讼的,至于程昉所为,他是有这个职权调用百姓去修建河道,而且其中也没有发生贪污受贿的现象。

我们检察院是讲证据的,不跟某些官署一样,是能够闻风起诉。

但是毫无卵用,老百姓都认为,你这都劳民伤财到这种地步,竟然还不违法,你懂不懂法啊!

审刑院。

“我事先就跟你们说过,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对付公检法,检察院退避三舍,是非常正确的,你们为何也要揪着检察院不放?”

司马光很是恼怒地向刘述等人质问道。

外面那些舆论,就是他们保守派煽动的。

刘述道:“不是我们揪着公检法不放,而是我们需要公检法还程颐,还河北百姓一个公道。如果这事交给御史台审,那我们十有八九是不会赢的,因为官家肯定会支持程昉的。

而我们之所以支持司法改革,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能让公检法退避三舍?那我们支持司法改革得目的何在?”

他这一番话,直接将司马光给怼懵逼了。

好像是这么回事!

司马光不让检察院介入,实则是为保护检察院,因为这会触犯到皇权。

但在保守派看来,公检法用来保护我们的,而不是弄个宝贝出来,让我们去保护。

搞清楚对象啊!

现在保守派这边感觉情况是对自己不利的,因为革新派有很多人拥护,尤其是许多权贵阶级,而且他们都断定,皇帝是要保程昉的,也是要支持王安石。

因为他们是不可能认错的。

那么在御史台交锋,他们的胜算显然是不如对方高的,他们需要公检法。

倒不是说,他们认为公检法就会偏向他们。

不需要!

只要公检法公正处理,那对他们就是有利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是问心无愧,是对方心里有鬼。

……

在这党争的过程中,整件事的性质在发生变化,两派从敌对,变成将矛头都指向公检法。

都认为检察院在包庇对方。

但是也检察院非常强势,我们是根据原则做事,是不会受到舆论的影响,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事情反而是在变得简单化,因为大家都在弹劾检察院。

都不存在争议。

这时候,皇帝就不得不站出来。

于是赵顼召开了一个枢要会议,只有宰相和许遵参加。

许遵依旧是那番解释,“回禀陛下,程颐担任檀州团练副使,他是有权力安抚那些士卒的。

而程昉是有皇命在身,同时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其中存在贪污受贿,只是官府准备不足,未能提供合理的衣食。

这导致士兵忍受不住,故而逃往城里,但经过一番休息后,他们还是回到河道上继续修建河道。

检察院经过一番审查之后,认为这不足以提起诉讼。”

赵抃也站出来道:“启禀陛下,我们皇庭也知道此事,对于程颐指控,纯属诬告,即便检察院起诉,我们皇庭也不会受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