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真正考验来了(第3/4页)

那些去求李师中、苏轼的人,肯定就是当地的士大夫,都是好友,李师中才会上门求情。

如果是以前,有人敢上他们家闹事,一定是告上朝廷,朝中大臣再煽风点火,税务司十有八九是吃不了兜着走,毕竟舆论被他们掌控的,但现在你要告去朝廷,那就是上庭打官司,是是非非,大家说个明白。

这肯定是输啊!

文的不行也就罢了,关键武的也打不过,这特么就尴尬了。

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

但其实税务司早已经暗中本土化,那高昂的赏金,令齐州无数强人被税务司吸纳。

要弄得好,一年都可以直接退休。

这跟河中府差不多,很多人直接倒戈,别怪小弟不忠心,只怪那赏金太迷人。

现在整个齐州都是哀嚎遍野,因为之前不交税的,今年也是一个都没有交,比河中府的豪绅狠多了。

对此,税务司只能是捂着腚眼子笑,在展开行动后,那些豪绅被税务司给冲的是七零八落,其中也有反抗,可那些小喽啰怎么可能是税警的对手。

现在他们的粮仓基本上全部贴上封条。

话说回来,他们倒是成功为不少百姓,甚至于二三等户挡了一刀,其实很多百姓多多少少逃了一些税,现在慌得一匹,他们不敢自首,因为自首也得缴纳一定的罚金,好在现在税务司连看他们一眼,都嫌浪费时间,毕竟一群肥羊就在眼前,谁还会盯着那蚂蚱。

税务司制度,不在于收每个人的税,因为查税是抽查,关键是在于收入。

……

东京汴梁。

皇宫。

“先生,这是司马学士昨日递上来的奏章,他认为目前具有司法权力的官署过多,而审理机制又与公检法截然不同,为防出现矛盾,建议朝廷整合司法官署。”

说着,赵顼便将司马光的那道奏章,递给王安石。

相比起司马光,赵顼显然更信任王安石。

王安石接过来,打开看了起来,过得一会儿,他便合上奏章,道:“司马君实的顾虑,虽有道理,但是臣并不建议罢黜提点刑狱司,谁能保证公检法就不会相互勾结,制造冤狱。”

赵顼点点头,又道:“但司马学士在奏章中,也说得很明确,继续保留提点刑狱司的职权,提点刑狱司就可以随时提审,那么公检法的制度又将会受到影响。”

王安石思索一会儿,道:“不如就将提点刑狱司一分为二,一部分并入公检法,另一部分则是并入御史台,用于监督公检法,如今公检法是强调证据,而御史台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另外,取消其提审的权力,保留其查阅证据、询问证人的权力,若有冤情,可上诉上级检察院,亦或者上诉京城的检察院,甚至可以上诉到御史台。”

赵顼点点头,突然问道:“先生,目前青州事业法执行的如何?”

王安石道:“前些天我收到王居卿的来信,目前来说,事业法在青州大获成功。”

赵顼激动道:“是吗?”

王安石点点头道:“很多已经归隐的大夫,本不在此次裁员之内,但他们也都想进入学院和医院,具体原因,王居卿暂时还不敢肯定。”

“那就好啊!”

赵顼微笑地点点头,又正色道:“如今朝中闲杂官员居多,这不单影响到财政,同时也影响到政令,司马学士在奏章所言,也适用于其它官署,既然事业法如此成功,朕希望借此进行官署改革,先生以为如何?”

王安石道:“在这方面,臣以为不需要大动干戈,只要让各部门恢复职权便可,甚至都不需要特别说明,目前来说,太府寺、司农寺都已经恢复其职权,并且在新政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赵顼微微皱眉,道:“但是裁减官署,亦可减轻冗官的现象,不是一举两得吗?”

王安石呵呵笑道:“官家莫要心急,等到事业法成功之后,再进行裁官,所遇阻力也要小很多,且期间在恢复各官署职权的同时,亦可观察那些官员的能力。”

赵顼只是稍稍点头,不再多言。

……

回到制置二府条例司,王安石便将司马光打算整合司法权力一事告知吕惠卿。

吕惠卿问道:“恩师又是如何说得?”

王安石道:“我当然不会让他得逞,虽然我信得过张三,我可是信不过那司马老贼,我建议将提点刑狱司一分为二,司法监督的职权归于御史台,其余职权则是归于公检法。”

吕惠卿沉吟少许,道:“既然如此,恩师可利用此事,去争取人心。”

王安石笑道:“目前公检法得罪了这么多人,还需要咱们去争取人心吗?”

吕惠卿道:“虽然许多人反对公检法,但他们并未团结在恩师身边,咱们可以先放出这消息,再出声支持御史台,这样可以争取许多御史支持,如今御史台、谏院都感觉大觉旁落,而恩师建议,正好是可以增强御史台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