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笼子来了(第3/4页)

赵顼听得纳闷,道:“有何不一样?”

张斐道:“如果是我们所为,那就是我们要对付他们,但如果是他们所为,那就是他们要对付官家。”

“对付朕?”

赵顼不禁震惊道。

张斐点点头,道:“看来他们比我们预想中的要醒悟的更早。”

赵顼道:“你的意思是,他们是想要借公检法来约束朕的权力?”

张斐摇摇头道:“准确来说,他们是要借官家之手,去突破公检法的约束。关于这一点,我之前与官家也解释过,他们必然是会走一步的。

因为只要我们严格执法,以及坚持公检法的审理制度,他们几乎是不可能赢的,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法律上,我们都是占尽绝对优势。

他们唯一可以赢的机会,就是在于官家。”

“朕记得,权力的笼子。”赵顼点点头,笑道:“唐太宗曾言,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他们若想从朕这里突破,那他们真是痴心妄想啊!”

关于这一点,很早之前张斐就跟他说过,皇帝必须要牺牲自己的部分皇权去维护朝廷的法权,否则的话,这很容易就会被人攻破。

赵顼最终是答应了,因为他是极具野心的,他要将财政恢复过来,然后去打仗,再造汉唐盛世,他的目标非常明确,为此他当然愿意牺牲部分皇权。

而且,他曾是唐太宗的小迷弟,而唐太宗其实就玩过这一招,牺牲小部分皇权,来换取朝廷法度。

张斐还是非常谨慎道:“他们可能不会选择直接面对官家,他们也没有这胆量,但他们也许会从官家身边的人下手,以此来令官家陷入困境。”

赵顼稍稍皱眉,又问道:“朕该如何应对?”

张斐道:“只能是官家约束好他们,以及加强消息来源,只要能够先一步得知对方的计划,那我们多一分胜算。”

赵顼点点头道:“朕知道了,你放心,朕这回是有足够的决心,绝不会轻易动摇的。”

张斐愣了愣,只觉赵顼这回的态度,可比上回还要坚决。

赵顼似乎也看穿他所想,不禁苦笑道:“就连强盗都能羞辱朕,朕还有甚么可去计较的。”

张斐这才恍然大悟,看来上回吴天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他心里装着雄图霸业,可现实偏偏是一个小太岁都能够将他的禁军来回羞辱。

落差太大,他也想得很清楚,没有财政,没有规矩,这皇权又能干什么。

……

虽然赵顼表现出极大的决心,但是张斐还是有些忐忑不安。这是最难过得一道坎,而且这是一场持久战,一旦开始,将会一直进行下去,因为皇权与法权,几乎就是无解,只能依靠皇帝的主动牺牲来换取法权落地。

为什么公检法能够在各地得以执行,可不是司马光的功劳,他只是一面旗帜,真正的推动者其实是皇帝。

没有皇帝的支持,这是不可能的。

但赵顼到底能够牺牲到什么地步,张斐也不清楚,而且这种事,你嘴上说说很容易,但要做起来真是不要太难。

如唐太宗都好几次都差点破功,而且在生涯晚年,唐太宗其实也有些志得意满,将笼子里面的权力又给取了回来。

但是这伴君如伴虎,张斐也得谨慎行事。

到底这比他预想中的要早一些。

因为他觉得,目前的局势还未伤及到那些人的根本利益,他们不会选择这种自损一千,伤敌八百的行为。

但很显然,对方比他想象中的要更有危机感,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那些权贵也都不傻,他们知道国家的问题出在哪里,他们也害怕赵顼会采取大清洗策略。

同时他们暂时也想不到其它得办法来应对这公检法,尤其是在张斐强势回归之后。

只能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而且此事发酵的速度非常快,很多官员都在推波助澜,尤其是御史台和谏院。

因为经过这场官司,御史台、谏院感觉有些大权旁落。

首先,检察院与御史台、谏院本就具有相同的职权。

其次,御史台的闻风上奏,与检察院的证据上诉,是针锋相对的。这就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当御史台闻风上奏,对象如果检察院上诉,这个怎么处理?

该以谁为先?

这两兄弟上场,立刻引起朝廷的重视。

……

垂拱殿。

“岂有此理!”

赵顼怒斥道:“这种事也能怪在公检法头上,难道那些税吏以前从未合法收税过?”

裴文站出来道:“回禀陛下,张检控在庭上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认为税乃是不可缺少的恶。那么税吏就是在行恶,行恶又如何能够做到严格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