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公检法顶呱呱(第4/5页)

随即,他又道:“可是也不能罔顾律法。”

富弼站出来,道:“陛下,老臣以为皇庭的判决书,并未违反连坐法,反倒是代表我朝司法的进步,此乃可喜可贺之事。”

赵顼诧异道:“富公何出此言?”

富弼解释道:“其实连坐法主要是为了弥补官府在监督方面有所不足,故而才推行连坐法,让百姓相互监督。

但是从此案来看,公检法调查的是非常细致,暂时来看,其中是没有任何疏漏,也就说明,公检法能够很好的监督此类案件,这可是司法的一大进步啊。”

刘述等人也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

赵顼见罢,又思索半响,道:“好吧,此案就以皇庭的判决为最终的判决,不再重审。”

群臣高呼,陛下圣明,心中悬着大石头可算是落地了。

赵顼又道:“不过之前与吴天狼狈为奸的官员,也必须受到审理。此案交予御史台来审吧。”

孟乾生马上又道:“陛下,臣以为还是应该交给公检法来审?”

赵顼皱眉道:“这又是为何?”

孟乾生道:“首先,此案一直都是检察院在调查,这临阵换帅,非明智之举。其次,到底朝廷刚刚在京东东路试行公检法,倘若又派御史去审,可能会影响到公检法的建设,何不交由公检法来审。”

顿时又有很多大臣站出来支持。

吴天交代的那些案子,基本上也是板上钉钉的事,谁也没法包庇,既然如此,还得让公检法来,到底那些都是官员,关系网得有多大。

司马光、赵抃等人一看敌人都这么捧场,都有些不好意思,也都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

赵顼嘴角抽搐了下,道:“好吧!暂时都交由公检法来审。”

“陛下圣明。”

不少官员心里偷偷捏了一把冷汗。

散朝之后,文彦博就找到赵抃,悄咪咪地问道:“赵相公,是不是张三建议你这么说得?”

赵抃愣了下,道:“文公怎知道?”

文彦博笑道:“看来赵相公也看出猫腻来了。”

赵抃笑着点点头,又是叹道:“但是看出来也没用,要怪就怪我自己事先没有想到这一点,还有,那小子的城府也真是深不见底。”

……

司马光叹道:“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已经时刻堤防那小子的‘坏心思’,可不曾想,还是被他戏弄了一番,真是气死我也。”

吕公著呵呵道:“依君实你的性格,还未与之断绝来往,爷可真是一大奇闻啊!”

司马光老脸一红,哼道:“也快了!”

吕公著哈哈大笑起来。

……

“张三真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此案之初,人人都认为此案过后,公检法一定会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不曾想,这到头来,大家都为公检法高唱赞歌。”

吕惠卿都是摇头感慨道。

“何止高唱赞歌。”

王安石看着前面那些官员,笑道:“只怕往后,不少官员会真心拥护公检法的。”

吕惠卿点点头。

……

那边赵顼离开垂拱殿后,并没有直接回寝宫,而是去到一栋小阁楼上,但见张斐独自坐在酒桌前享受着美味佳肴。

赵顼先是阻止旁边的女婢行礼,走过去,笑问道:“张检控,这酒菜可合你口味?”

“还不错……陛下,臣参见……!”

“无须多礼。”

赵顼制止他行礼,又去到对面坐下,呵呵笑道:“一切都如你预计的那般,方才在大殿上,那些曾经对公检法恨之入骨的大臣,今日是高唱赞歌,并且建议将谢刘武等涉事官员的案件统统交给公检法审理。”

张斐一抹嘴,正襟危坐道:“这一切还都是因陛下的深谋远虑,雄才大略,到底削弱连坐法,从表面上看,会对陛下的权威有些影响的。”

“表面上看?”赵顼笑问道:“那实际上又是如何?”

张斐立刻回答道:“实际上陛下是要得到的更多,因为公检法的侦查能力,是能够弥补连坐法的缺失,做到精确打击,让那些有野心的人更加忌惮,陛下并未丧失一丝权威。

同时连坐法的缺失,会进一步削弱地主豪绅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无法将百姓与自己深度绑定,百姓会变得更加信任公检法,公检法也将会顺势深入乡村,加强陛下对于乡村的直接管控。”

赵顼微笑地点点头,“不瞒你说,你最初与朕商量此事时,朕确实是有些疑虑,可是朕转念一想,要真让朕下令将他们的亲属全部株连,可能也是做不到的,到头来还得是和稀泥去解决,这都已经是见惯不怪了!

你当时说得很对,其实事实早已经证明,朝廷想要凭借旧法,去约束他们,是非常困难的,到底他们人多势众,同时他们本身就是旧法中的一部分,只能是另起炉灶,利用新法去约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