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唇亡齿寒(第4/4页)

曾巩略显迟疑。

王安石忙道:“这里就你我二人,子固有话但说无妨。”

曾巩道:“政法分离也只能让那些官员心生忌惮,但无法向公检法一样,整顿吏治,肃清官场。

原因就在于皇庭、检察院、警署是互不统属,且又互相制衡,检察院失职,皇庭可问其罪,反之亦然。

不但如此,他们又只是负责整个审判过程中的部分职权,侦查、抓人是警署,起诉、调查是检察院,判决是皇庭。这让人都不知道该去怪谁,也会增加贿赂的成本。

而提举刑狱司到底只是一个官署,且只受御史监督,长官亦是朝臣担任,这人情难免,若让他们去抓捕官员,必然会引来仇恨和报复,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坏人,公检法是能在无形中整顿吏治,而提举刑狱司是无法做到这一点。

即便就是政法分离,亦不能做到如公检法那么彻底。”

王安石听罢,不禁愁容满面,“也就是说,旧制始终不及公检法。”

曾巩点点头:“公检法的制度,确实是要更为完善、合理。”

王安石点点头,突然瞧了眼曾巩,道:“子固方才所言,可有对他人说过?”

曾巩一怔,摇摇头:“未来得及!”

王安石点点头,又道:“那就当没有说过。”

曾巩顿时不明所以地看着王安石。

王安石心虚地瞧了眼曾巩,然后故作严肃道:“我变法乃是为富民强国,既然公检法也有利于这一点,那我为何又要破坏它,只是有些事,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曾巩听得都糊涂了,感情我说这么多,是白说了呀,问道:“那你到底是何意?”

王安石道:“这政法分离,暂且不提,以免节外生枝,你就安排一下人事,且先看他们能否处理妥当。”

曾巩瞅着王安石不语。

你这显然是有事隐瞒我啊!

王安石又解释道:“此事非常复杂,我这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待我理清之后,自会登门谢罪。”

“你……!”曾巩无奈一叹,点点头道:“好罢!”

……

富府。

“想不到晦叔虽身在青州,还是能够洞悉当下的局势。”

看过欧阳修的信后,富弼不禁笑着点点头。

文彦博瞧了眼富弼,“难怪富公之前坚持与对方斗下去,想必也是此意吧?”

富弼点点头,叹道:“其实不管是新政,还是司法改革,都非大多人所愿,虽然目前两方斗得是你死我活,但若任何失去一方,那所有的反对势力,便会立刻会联合在一起,而剩余的一方,也只有死路一条。”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当然,最为主要的是,制置二府条例司管得是行政,而公检法则是掌管司法,此时之争,不同于庆历之时,两方在利益上,并不存在尖锐的矛盾,这都是人为所致,故此在关键时刻,双方还是有回旋的余地。”

要知道他们这些保守派,内心其实也是改革派,认为北宋的问题,必须是要改革,否则的话,是根本坚决不了,只不过他们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同时又反对王安石新法中的一些主张,如果公检法能够弥补新政的缺点,那他们当然也支持,河中府的成功,令他们也看到希望。

文彦博道:“但如真如晦叔所言,纯仁他们在青州可能不会成功。”

“不打紧,即便不成,也不会影响青州的治理。”

富弼呵呵笑道:“但是京东东路就不一样,那边肯定会更早出问题,当地官府所为,非长久之计,他们也是要赌公检法先支撑不住。”

文彦博捋了捋胡须,“那我们得将此事告知君实。”

“不用!”

富弼摆摆手道:“只怕他比我们更清楚。”

文彦博忙道:“是吗?”

富弼道:“你是否有印象,有一件事,他一直都没有提起过。”

文彦博愣了愣,“什么事?”

富弼道:“就是张三的来信,这么大的事,张三是不可能不给他写信,汇报河中府的情况,但是君实却从未提及过,显然他是有所隐瞒的。”

文彦博如梦初醒,不禁大怒,“好你个司马君实,这么大的事,竟然还瞒着我们。”

富弼呵呵笑道:“你还不了解他么,那信上肯定说了什么秘密,倘若告知我们,他会认为自己出卖了张三。”

“这人真是……”

文彦博只是无奈地摇摇头,他们也不是第一天认识司马光,就这么个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富弼连问都懒得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