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第5/5页)

“给你们送钱,你还不乐意了。”那人嘀咕道。

那账房鼓着眼瞪道:“那你可以不来送啊!你逃税你还有理了。”

那人当即就焉了,走了出去。

出得大门,他便快速上得路旁的一辆马车,只见里面坐着两个身着绸缎袍子的员外。

正是河中府的大钞商,段朝北和韦布。

“怎么样?”段朝北问道。

“交了!”

那人将地契和户籍递给段朝北。

段朝北道:“税务司就没有问这户籍下,还有其它田地?”

那人道:“不但没有问,我多问一句,他都非常不耐烦,这税务司主要就是看地契,没有问题就让咱们交钱盖章。”

“我知道了。”

等那人下得马车后,韦布突然道:“这税务司比官府还蛮横一些。”

段朝北道:“蛮横与否,并不重要,这小心使得万年船啊!咱们偷偷摸摸将税交了,明年再看情况,要是税务司查不到,那咱们也就不交。”

韦布道:“会不会大家都跟咱们这般想,到时大家都将税给交了。”

段朝北皱眉道:“我估计这契税,大家还是都会交的,毕竟那田地房屋是藏不住,税务司要真查起来,是绝对能够查得到,但是那个总税,肯定有很多人不会交全额的。很多大财主是惜财如命,百分之十五的税,他们至少至少都得交数百贯的税,这不是要他们的命么。”

而离他们的不远处,还停留着一辆马车,车上也坐着二人,正是蔡延庆和元绛。

“看来陈明说得丝毫不差啊!”

蔡延庆看着那队伍都排到门外,不免呵呵笑道。

元绛道:“房屋田地这么显眼,他们怎么躲得掉,不过等白契补交契税后,那自主申报税收也将会轻松不少。”

很多隐匿的田地就藏不住了。

蔡延庆回过头来,笑道:“税收不是已经收上大半。转运司将原本俸禄的钱直接划到转运司今年财政收入上面,又将盐钞当做俸禄发给官吏和皇家警察,他们又拿着盐钞去向百姓购买货物,百姓得到盐钞,又拿来交税,同时大家习惯于用盐钞,手里应该也都会留一些,哪怕是留下三分之一不去换盐,官府所得利润也十分可观,这一招可真是高啊!”

元绛点点头道:“也不得不承认,这都是张三那小子想出来的,光盐债、盐钞咱们就已经赚得一百多万贯的利润,这在很大程度就能够弥补财政的缺陷,只不过这需要三年之后才补上,如果更多人用上盐钞,可能都不需要补。”

蔡延庆突然问道:“那这算是谁得政绩?”

元绛迟疑了一下,心知瞒不过了,讪讪道:“当然是算转运司和官府的政绩,在表面上还是咱们颁布的政策。”

说这话时,底气相当不足。

蔡延庆道:“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公检法的监督,着盐债、盐钞都行不通。”

元绛道:“但是没有我们的配合,他们公检法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他们已经赢了不少,但是这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要新政获胜。”

蔡延庆稍稍点头,也明白元绛当初为什么愿意受那么多委屈,因为最终摘果子的人是他,他当然能忍,“这外人都以为今年河中府、京东东路二地的财政,乃是司法改革与新政的决战。可实际上是两地政绩,新政是全都要收入囊中。”

元绛稍显尴尬道:“你要这么想,其实也没有错。”

那王介甫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所谓的“双赢”,就是他要赢司马光两回,比归比,但他也不可能将河中府的政绩,全都让给公检法,在他看来,张斐是他的人,提举常平司这个超级财政机构,是出自新政,不是公检法。

蔡延庆道:“但这会不会影响到司法改革,你我皆知,公检法才是关键。”

元绛道:“谁也无法否认公检法在里面发挥的作用,包括王介甫在内,但公检法与财政增长其实并无太多关系,因为目前财政增长,主要是依靠盐债和盐钞,这全都是提举常平司的政绩,只不过这是张三出得主意罢了,至于说税收,目前还尚不得知,但即便有不错的增长,那也是大家共同的政绩。”

蔡延庆笑了笑,“你们这个计划到底有没有头?”

元绛深吸一口气,思索少许,道:“也许有吧!但我并不知道,可能只有王介甫和司马君实他们心知肚明,不,或许张三也是其中之一。”

蔡延庆突然眉头一皱,“是呀!他到底是哪边的?”

元绛困惑地摇摇头。